近年来,什邡市供销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形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供销社把服务“三农”作为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做到为农、务农、姓农。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截至目前,什邡各类农民合作组织达18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21个,各类专业协会60个,国家级示范合作社3个,省级示范经济组织13个,德阳市级示范合作社13个,什邡市级农民合作社13个,入会农户数35317户,入会人数60399人,带动农户数78549户,去年全年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12亿元。拥有专合组织生产基地90个,种植基地规模92908亩,涌现出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前景的专合组织。今年的农民合作社建设工作重点以示范社建设、规范提升合作社经营和财务管理水平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民合作社的运行质量。目前,什邡市供销社牵头成立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形成了市农工委、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工质局等九个成员单位联合评定示范社的联席会议制度,2015年最终审议通过了什邡市黄田坝水稻专业合作社、什邡市六合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什邡市绿祥车前子专业合作社等13家合作社,有力推进了市级、省级、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工作。
(一)抓规范 促进专合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在发展专合组织的同时,不断加强对专合组织的规范管理,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文件精神,抓好示范社建设,不断完善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发展的相关制度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设计印制什邡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所需要的票据,并在全市实行专合组织会计代理制,既规范了财务管理又为亟需发展的农民合作组织节约费用。
(二)抓示范 以点带面促进发展
树立了一批可学可比的成功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民专合组织规范发展。如,什邡市鑫和川芎种植专业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挖掘川芎产品附加值, 2013年开始,市供销社及当地政府就开始扶持鑫和川芎专业合作社创立川芎品牌。积极为合作社争取政策支持,2015年成功注册“隐峰川芎”注册商标。合作社投入资金20余万元,开发出川芎茶、川芎酒、川芎片、川芎叶尖菜等产品,拓宽增收渠道;加大品牌营销,不断完善网络销售体系,大力推广坝区苓种培育,降低川芎种植成本。在市供销合作社大力帮助下,该镇成功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创新试点”项目资金120余万元,鑫和专业合作社自筹资金54.5万元,改扩建生产用房6000余平方米,标准化川芎基地建设从1920亩扩大到2800余亩,2015年合作社实现年销售收入2356万元,盈利225万元,带动入社农户年人均增收4057元,该社2015年年初获供销总社评定的“国家级”示范社。
什邡市隐丰镇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由成立之初的50户成员发展到现在的305户,去年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1430万元,实现利润172万元,成员实现分红76万元,带动入社农户年户均增收1500余元,该社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起步高、规模大、机制灵、技术新、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获评农业部认定的“国家级示范社”,跻身国家级示范社。
(三)抓品牌 不断增强专合组织实力
为宣传推广什邡农产品品牌,市供销社和市农业局指导创建什邡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以及2家连锁便民店,中心目前已入驻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30余家,展示展销农业产品400余个,入驻“卓君牌”食用菌、“下院牌”水果、“蓥中牌”、“红峡谷”“红云”绿茶、“云菊”土鸡蛋、“但氏牌”豆腐系列食品等10余个本地品牌,年销售收入逾百万元,并常年接收外地订单。特色农产品中心的建立,进一步打开了什邡农产品对外宣传销售的窗口,引导农产品提高质量水平和品牌效益。同时,什邡市供销社积极与北京中合金诺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主动衔接,积极组织什邡市多家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多个农产品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工作,通过农产品有机认证有力推动什邡有机农业的发展。2015年9月四川康之绿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鲜食葡萄顺利通过了北京中合金诺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的农产品有机转换认证,这是什邡市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走农业品牌化经营,建设有机农业取得的初步成效。
(四)抓培训 增强专合组织发展后劲
通过德阳市供销社系统举办的新农村建设“4+3”活动暨“送法律、文化、知识”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训,2015年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理事长300余人次,今年将继续扩大培训规模,增强专合组织发展后劲。培训内容涵盖涉农法律宣传、农产品经纪人、合作社法人、电子商务、财务(统计)报送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创建、有机认证等内容,努力提高农民合作社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积极协调配合财政部门,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培训,通过传帮带的方式,指导、帮助专业合作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近年来,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轮训,聘请农业专家讲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帮助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订章程,完善各项制度,全市累计轮训农民合作组织成员1.9万人次,累计发放各类技术培训资料10万余份。通过各种培训,提高全市专合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为专合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抓电商 开辟为农服务新阵地
为进一步助推什邡农产品销售,市供销社组织农产品经营企业、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整合农产品资源,通过自建平台、借助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等形式开展网上销售,按照《中央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精神,积极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试点,选取什邡市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全市发展规模较大、经营手段较成熟的隐丰镇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推行试点开展电商业务,拓宽我市农产品销售渠道。
目前,市社正在注册登记什邡市供销社电子商务公司,估计5月份完成,计划在部分镇、村设分站网点,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注重打造什邡特色,塑造地方品牌,使供销合作社成为推广名优特新的重要抓手。
二、项目兴社 壮大新型合作服务体系
以项目带动产业,以项目促发展,全面落实总社、省社、市社有关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网工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其他涉农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项目的储备力度,加强对项目政策机遇的敏感性,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项目储备。
积极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股份合作、联耕联种等土地流转新形式。
按照四川省供销合作联合社 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供销合作总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川供〔2015〕14号)文件要求,2015年确定由四川省德阳市邦力达农资连锁(什邡)有限公司申报《2016年四川省德阳市邦力达农资连锁(什邡)有限公司土地托管项目》争取项目资金700万元。目前,该申报项目已由市供销社、市财政局组织编制项目申报书报批。
三、盘活社有资产夯实发展基础
为避免社有(国有)资产的流失,市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基层社的资产进行全面清理,责成资产管理科加强管理和监督,充分利用好剩余资产,不断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确保社有资产的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基本做到了保住社有资产不流失、不被侵占;盘活存量资产,增加了企业固定资产;进一步完善了供销社经营管理体制,增加了供销社经营收益;重树了供销社形象;不断夯实供销社发展的基础;新建、改造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点,恢复了为农服务体系;繁荣了城乡居民消费市场,增加了就业岗位。截止目前,多方筹集社会民间资金,开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中心)建设,现已完成对马井、隐峰、双盛、师古、洛水5个镇级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中心)和16个村级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的建设改造,经营面积30000多平方米,受益农民20多万人,成为我市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和解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已完成项目有:
1、规范隐峰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建综合商场249.5㎡;整治改造集鲜活农产品直销市场3500㎡;规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步行街260米、商户90家、商铺133个;
2、规范双盛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建生活日用品超市420㎡;整治改造鲜活农产品直销市场2000㎡;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营业用房820平方米、商铺41个;
3、新建马井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超市1200㎡;
4、新建师古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联发生活用品超市1600㎡、附属商铺200多平方米;
5、新建洛水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超市1400㎡。
6、完成在隐峰综合服务中心世纪联华超市建设项目1400㎡。
目前,什邡市供销社正结合自身实际,整合资源,继续新建、改造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点,完善社区综合服务功能,使资产继续得到保值增值。
1、2016年4月起,市供销社启动隐峰镇商业中心改造建设项目,该项目使用国家服务业发展供销社专项资金,规范隐峰镇鲜活农产品交易市场1400㎡,进一步优化市场购物环境和促进农民增收。
2、现在积极与蓥华镇政府衔接蓥华镇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用地事宜,完成中心的建设规划,年内完成在蓥华镇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供销社“为农服务”阵地的建立,使供销社重树在广大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逐步形成经营性服务为主体,公益性服务相配套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体系。目前正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恢复重建供销系统基层组织
为认真贯彻《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的文件精神,恢复重建供销系统基层组织,推动新农村建设,什邡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拟构建以联社为领导机构,在乡镇和街道办设立基层分社,在行政村设基层社网点,按照章程设置机构、配备职能人员、统一标识标牌和购置设施设备。
为突破体制转型中基层社网点流失严重,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农村流通的制约瓶颈,因地制宜,逐步恢复基层社点多面广的优势。我社将在全市2个街道办、14个乡镇、20个行政村建设供销系统的市—镇—村三级组织,并在2个乡镇新建为农社区综合服务社,恢复重建5个基层社,20个村级网点,使供销社重新植根于广大农村,真正成为为农服务的重要载体。
目前,省供销社已将基层组织试点资金50万元划拨什邡市财政,什邡市供销社按照制定的实施规划和方案开始实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的出台为供销合作社更好服务“三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律保障,什邡市供销社有信心,有能力进一步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领域,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推进供销合作事业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