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溪县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决策部署,按照“一体双线三级三化”总体构想,以打“造新型供销,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构建双线运行体制机制为重点,扎实推进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为实现新时代供销事业全面复兴砥砺奋进。
一、创新治理机制,构建以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
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强化县联社行业指导作用,着力构建县联社+片区基层社+乡镇基层供销社三级行业指导体系。
压紧压实“三级指导”责任。强化县联社对片区基层社、乡镇基层社、村级经营服务网点的行业指导职责,把握为农服务方向,建立成员社对县联社的工作评价机制,完善县联社对成员社的工作考核机制,理清了县联社的职能职责,理顺了社企关系,密切了层级联系,解决了“联合社不联合”问题。
构建“四位一体”组织架构。落实县联社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构建党组织、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四位一体”的组织架构。强化了民主监督管理,解决了组织管理体系松散问题。
建立“四方联动”社有资产监管机制。县联社成立社资委和社有资产投资运营管理平台,建立理事会、社资委、社有资产运营平台、出资企业“四方联动”的监管运行机制,加强社有资产监管,解决了社有资产流失问题。
二、提升服务能力,构建以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
做实“县有总部、乡镇有平台和基地、村(社)有网点”上下贯通的经营服务链,着力构建县级社有企业经营服务实体+乡镇经营服务实体+村(社区)经营服务实体三级经营服务体系。
采取“三个举措”构建县级社有企业经营服务实体。落实转型提升、薄弱改造、拓展新建三个举措,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做大做强社有企业2家,改造升级社有企业3家,新建社有企业2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调整股权结构,落实“三会一层”运行机制。组织县级社有企业在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再生资源经营服务领域与基层社联合合作,推动实现年总经销、总代理、连锁配送、分购联销、联购分销2亿元以上,实行县公司给基层社一次返利、二次奖励,将县、基利益紧密联结,解决了县、基层级关系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打造“三大平台”构建乡镇经营服务实体。推进县级社有企业经营服务向乡镇延伸,与基层社联合合作。打造场镇农产品交易平台。规范、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2个,为各类经营主体和场镇居民搭建交易平台,年均实现市场交易额1亿万元以上。打造城乡流通服务平台。采取整合现有资源、改造升级传统经营网络、推进连锁配送等措施,在全县乡镇建成各类经营服务网点2300多个,2018年组织供应化肥12万吨、农药2030吨、农膜610吨。打造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行“互联网+供销社”行动计划,加强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供销e家”和市供销社“广供天下”等电商平台对接,组建县级农村电子商务牵头企业1家,升级改造“实体店+电商”连锁经营服务网点85个,配强农村电商扶贫信息员214人,并开展培训1次,实现年线上销售1500万元以上。通过构建乡镇经营服务实体,使供销社服务网点覆盖全县70%的乡(镇)、村,为农业生产服务延伸到耕、种、管、收、售各环节,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问题。
按照“五共模式”构建村级经营服务实体。实施“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富民兴社工程,将基层社改革发展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按照乡党委+供销社+村党支部+村委会+专业合作社“五位一体”和共创体制、共建项目、共聚资源、共用人才、共享利益“五共模式”,打造“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示范点4个,为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代耕代种、代购代销、农资供应、测土施肥、物流快递、帮社记账、帮村理财等全方位服务,强化利益联结,对入社农户给予二次返利、分红,对村集体给予红利分配、团购返利、提取服务费,带动共建村、户年增收分别达到1万元与1200元以上,走出了一条强村固基、富民兴社的新路子,示范带动全县供销社在贫困村、现代农业园区和新村聚居点规范、新建农业社化服务超市、村(社区)综合服务社等各类服务网点520个,解决了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和基层社经营服务能力不强的问题。
三、夯实基层基础,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质量
指导基层社“四类改造”。采取没有抓新建、困难抓重组、薄弱抓改造、较强抓示范的四个分类指导办法,强力推进基层社改造和新建。在全县改造片区基层社9个,新建融生产、供销、消费、信用“四位一体”综合合作的新型基层供销社10个,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总数达到152个,建立乡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社39个,各总社下设分社303个,同步建立专合社党支部110个,融合产业15个,吸纳农民入社11万户,带动农户18万户,年助农增收达1.2亿元,解决了基层基础“比较薄弱”的问题。
实施现代农业“三化服务”。推进农业生产服务社会化。按照基层社+公司+村两委+基地+农户模式,开展生产合作,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7个,开展土地半托管方式种植猕猴桃2.2万亩、川明参3000亩,创市级知名品牌4个,生产加工川明参药膳两用系列产品7个,为基地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加、贮、销等全程方便快捷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基地农户年每户脱贫增收5000元以上。推进农村专业服务规范化。组织指导各基层社规范完善新建为农服务中心(超市)、庄稼医院、猕猴桃投入品供应专店219个,组建农耕服务队10个,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施肥用药、试验示范、订单收购、代种代收、加工生产、产品销售等高质量专业化系列服务,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组织全县供销社依托农资和再生资源服务网络,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打造乡村绿色生态服务体系,建立废弃农膜、农药包装乡镇回收站81个、村级回收点805个,大力开展废弃农膜、农药包装等农用废弃物收集处理,促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以上改革增强了供销社在发展现代农业、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功能,解决了农户生产缺技术、种收缺劳力、产品缺销路、农用废弃物无法处理等难题。
创新联农带农机制。加大行业扶贫、联挂帮扶力度,完善扶贫产品销售体系,开展扶贫产品商标认证,在浙江等省外建立扶贫产品销售中心、组织扶贫产品进京展销,助力村集体发展股份合作经济,建立按交易额返利和按股分红制度,带动帮扶村、户年增收分别达到5000元与500元以上,探索建立联农带农评价机制,将农民社员数量、从业农民数量、带动农户数量等作为衡量为农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可持续受益,解决了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问题
苍溪县供销社通过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使全县供销系统2018年实现商品购进总额15亿元、商品销售总额16亿元,各项经济指标比均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较快提升,受到各级领导充分肯定。2018年1月县供销社分别被人社部、全国供销总社表彰为先进集体,被省供销社表彰为基层组织建设和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被市供销社评为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供销社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干部职工增强了信心、找回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