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疫情,成都市供销系统毫不懈怠,在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坚强领导下,发挥自身优势,持续做好物资供应、防疫卫生、农资储备、支援疫区等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做好种子、农药、肥料、农膜等大春备耕物资准备,有效保障了全市农资、农副产品的稳定供应。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供应蔬菜、水果、肉禽蛋等生鲜农产品3421.9吨,乳制品、米面粮油、干果等生活必需品17029.43吨,防疫类器材2696件,化肥、农药、农膜等春耕农资28590.19吨。一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有关会议精神,层层压实责任,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精准施策,加强统筹安排,建立联动机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猪肉、蔬菜、水果等“菜篮子”产品不断档、不脱销。二是抓好生猪生产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坚持疫病防控和生产两手抓,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暂停全市农(集)贸市场活禽交易和宰杀。落地落细落实稳定生猪生产政策措施,推进规模养殖场复产补栏,加快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加大牛羊、家禽、水产等产品生产供应,丰富肉类多元供给。三是切实加强蔬菜水果的生产供应。加大种苗保障供应,指导种苗企业开展工厂化育苗,确保防控期间生产用苗,强化农机、灌溉等措施,确保大春备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积极协调解决当前果蔬采收用工短缺问题,组织指导生产主体及时采收成熟蔬菜、水果,确保果蔬生产、流通和销售的顺畅衔接。四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挥网格化监管体系作用,强化对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生产档案等管理,全面推行农产品质量合格证制度,把好产地准出关。五是加大农产品产销对接力度。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和供销社企业加强与大型商超、规模连锁企业的产销对接,积极开展蔬菜、猪肉、家禽等订单农业、直采直销。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外埠基地货源组织。落实好蔬菜城市保供基地产销对接,加强与德阳、眉山、资阳、攀枝花等合作共建共享“菜篮子”生产保供基地,充分利用益民菜市等零售网点资源优势,有效补充季节性蔬菜品种短缺问题,保障产地主要农产品供给。六是加强农资和防疫物资供应。发挥全市供销系统15个为农服务中心,8个农资配送中心的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做好种子、农药、肥料、农膜等大春备耕物资准备,开展农资配送、土地托管、测土配方等服务,增加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的市场供应,确保春耕农业生产所需物资充足供应、服务到位。七是建立主要农产品生产保供会商机制。加强与发改、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的会商协调,开展猪肉、蔬菜等主要产品全产业链信息监测和分析预警,从生产、流通、零售、市场监管等多方发力,强化市场研判,正确引导市场预期,落实好应急预案,防止农产品供应和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做到及早研判,妥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