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

凉山州供销合作社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 时间:2020-03-06

  • 浏览:725

  • 来源:凉山州供销合作社

  • 作者:州供销社办公室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凉山州供销合作社

关于印发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市 )供销社,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企业:

经州供销社党组会研究同意,现将《凉山州供销合作社2020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凉山州供销合作社

2020年3月3日


 

凉山州供销合作社2020年工作要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十三五”规划、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收官之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期、攻坚期。全州供销合作社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凉来川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和州委八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鼓士气、抓主业、闯新路、重实效、强党建、守规矩”的供销工作总体要求和“做大总量、培育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的社有企业发展思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全州供销工作分类分重点推进:西昌、德昌、会理、会东、宁南、冕宁等6县市供销社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紧紧围绕构建供销合作社双线运行体制机制,抓主业、闯新路,不断夯实供销为农服务实力;越西县、金阳县、布拖县、普格县、昭觉县、甘洛县、喜德县、木里县、美姑县、盐源县、雷波县等11县供销工作围绕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无条件完成当地县委、政府交办的脱贫攻坚任务,因地制宜地建成“一中心一体系”。

各县市供销社要发挥供销工作服务三农的独特优势,恢复供销基层社,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通过不断健全为农服务网络、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全力推进土地托管、不断壮大社有企业等重点工作,提升供销服务三农的实力,为夺取凉山疫情防控狙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的全面胜利贡献供销智慧。

一、健全为农服务网络

一是着力恢复、重建基层社。结合省社给予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每个县20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因地制宜推进“一中心一体系”建设。6县市供销社要积极发展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基层社,每个县(市)供销社至少建成 2个乡镇基层社。

二是推进农民合作社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吸纳更多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参股入社,领办创办一批制度健全、产权清晰、特色突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县级区域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作用,以基层社为主体吸纳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入,推进涉农乡镇设立农合联分社或成立乡镇级农合联。2020年,力争组建县农民合作社联合社 1 个、围绕主导产业新增引办、领办专业合作社  10 个以上。推荐申报省级、州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个。

二、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繁荣农村电商市场

2020年在2019年的基础上,加强17县市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乡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网点建设,致力于构建“贯通城乡、直达乡村、双向流通、便捷高效”的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促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打开凉山农产品对外销售市场,进一步助推“大凉山特色农产品”走出凉山、走向世界;畅通日用工业品下乡渠道,为生活不便利、信息相对落后、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农村居民解决工业品进村“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

三、全力推进土地托管,打造服务现代农业的综合平台

通过规模化的土地托管,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便于机械化耕作及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管理,解决“谁来种地”、“地怎么种”问题。因此,我们将依托农资经营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基层社,通过改造提升为农服务企业或庄稼医院,大力推进土地托管服务,为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种植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耕、种、管、收、加、销”服务;在充分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村级农业生产服务站,并加强对土地托管工作的意义、效果的宣传推介,培育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20年,将加强推进2018年度德昌县和越西县土地托管新建项目。

四、抓好“四川集体扶贫商标”申报审核、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计监测平台信息采集、乡村振兴战略工作

配合扶贫移民局做好“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的审核上报工作.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置,围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层组织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新体系、乡村绿色生态服务体系“五大体系”建设和供销合作社产业扶贫工作,对接“五大区域”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发挥供销社产业主体众多优势,延长产业链条,畅通农业产、加、销各环节,在供销系统企业中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聚集,提升服务“三农”能力。

五、着力壮大社有企业,进一步提升为农服务实力

增强社属企业的经济实力,才能最终实现基层组织体系的全面恢复与振兴,也才能引导、带动基层更好的为“三农”提供更加优质的全方位服务,提升为农服务实力。为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三农”新要求,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着力推动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创新经营方式,调整优化经营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抓紧系统安全工作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和隐患治理工作,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安全生产的法制观念,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水平,全面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切实防范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全面完成省政府安全生产目标任务,严防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损失和突发事件,为社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安全保障。

坚持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抓好隐患排查,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烟花爆竹、废旧物资等的企业管理,重点是重大敏感时段的安全生产和烟花爆竹、农资及州土产公司危房事故发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整改措施。力争2020零事故。

七、 抓好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强化拓展主题教育。通过中心组学习、职工会、党建月会、开展交流讨论等有效形式,组织系统党员干部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学笃信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抓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拓展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确保全系统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培训、宣传宣讲、党组织负责人讲党课等方式,分类分级组织开展全覆盖培训,切实增强系统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从严治社,强化党风廉政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改革发展环境。

强化组织堡垒建设。把牢党员入口关,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持续推进“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和“五好党支部”创建工作,加强机关和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完善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指导督促基层党组织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