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扶贫模式。为支持基层社发展,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利用现有基础条件,注重发挥各方职能,积极与小河镇政府及贫困村对接,以响水村、青兰村、开元村三个贫困村为中心,新发展2000亩的茶树种植,从提供茶树种苗、统防统治、机械化采收、鲜叶收购等全方位探索土地托管,推动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二是特色产业扶贫。利用供销社在农村点多面广、信息畅通的优势,引进特色产业,鼓励村民种植市场需要的特色农产品。
三是专合社引领扶贫。在贫困村引导农民发展专业社,培育专业大户,组织农民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产品,以专业社引领农民脱贫,近5年,在18个贫困村发展了专合社。
四是加强“四川扶贫” 商标申报。联合县扶贫开发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等部门和乡镇协调工作,信息资源共享,主动为企业申报创造条件,让申报企业 “最多跑一次”。
目前,全县共有96家经营主体、147个产品成功用标,2家经营主体正在申报。同时,加强电子商务销售,将获得“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的农产品集中引入实体店和“线上”展示,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 “供销e家”、“农融网·天府农场”等电商平台推销,推动我县更多的“四川扶贫”产品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