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对接产销扶贫农产品,宜宾市珙县供销社做出“保姆式”三措施:
一是开发扶贫农产品。在全县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重点在60个贫困村发展有珙县特色和知名度的蚕桑、茶叶、桑枝食用菌等农产品,为重点发展和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申报“四川扶贫”集体商标。目前珙县可授权使用“四川扶贫”集体商标农产品达30余个。
二是实施包装升级。争取20余万元财政资金,邀请专业公司宜宾桐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黄金茶、桑枝食用菌等具有代表性的扶贫农产品进行包装升级,融入僰文化和现代流行元素,注册使用“珙首大礼”公共品牌,对新包装设计的产品进行标识使用,提升产品附加值。
三是积极推广销售。组织扶贫农产品负责人参加省、市、县营销推广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引导扶贫农产品参加线上淘宝、京东、供销网等大平台销售,线下组织产品参加“四川扶贫”专区、西博会等展示展销以及县领导直播代言、“网红”直播销售等方式,推广销售扶贫农产品。近两年来,珙县扶贫农产品销售突破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