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

南充市供销社认真贯彻落实总社“七代会”会议精神

  • 时间:2020-10-13

  • 浏览:655

  • 来源:南充市供销社

  • 作者:王琴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近日,适逢总社“七代会”召开之际,南充市供销社在西充县召开全市系统“三社”融合试点暨供销社培育壮大工程现场推进会,同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社工作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批示和“七代会”会议精神,南充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李在伟亲临现场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总社“七代会”会议精神作了安排部署。全市系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立足大局、着眼长远、面向未来,学深悟透精神实质,谋实抓细工作措施。

一、学深悟透厘清工作重心

(一)深入研究,想明白三个问题。通过学习供销社历史沿革、宗旨使命、职能职责、发展趋势、工作要求,弄清“该干什么”;通过谈心交心、走访倾听多方意见建议,弄清“想干什么”;通过基层调研查看经营服务现状,了解资产积累、管理、使用情况和经营服务政策环境,弄清“能干什么”。

(二)强化沟通,争取八方支持。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领导重视和支持;积极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编委等汇报沟通,力争在机构、编制、职数上有所突破;积极向市委改革办、市财政局衔接沟通,力争在政策、资金及项目上寻求支持;积极向总社、省供销社专题汇报,力争在项目申报、招商对接、企业发展、冷链物流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大支持。

(三)紧扣重点,确定“十六字”思路。确定“铸塑正气、理顺体制、加强管理、提升形象”作为当前及以后一段时间的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工会活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廉政纪律专题党课,铸塑正气、凝聚合力;进一步厘清供销社党委、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社属企业的权利边界和责任义务,科学规范社企关系、推行社企分开、理顺治理体制机制;强化信息报送和报刊媒体宣传,讲好供销故事、树好供销形象。

二、细化举措确保综合改革圆满收官

(一)理顺体制机制,实现依法治社。完善监事会机构设置,督促还未完成监事会机构设置的县级社加快推进工作。配齐配强领导班子,督促监事会领导职数未按要求配备到位的县级社尽快按编配齐领导班子。召开县市两级社代会,借鉴兄弟市州社代会办会经验,自下而上层层召开社员代表大会,确保12月底全面完成“三会”建设。

(二)对标作战图,实现提质增效。对标2015年制定的《南充市供销社综合改革作战图》逐一查漏补缺、全力攻坚。以“四社”创建为抓手,以示范社“五个一”工程为领引,推进基层组织体系标准化、规范化运行;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社企引领、联合发展等方法,力促基层组织实体化运营;推广阆中老观、仪陇日兴、西充金龟庵村等基层社建设经验,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提档升级。

(三)强化社企管理,实现依法治企。学习借鉴总社、省社相关制度严格社有资产管理,探索建立党委、理事会和监事会、社资委、供投集团、社有出资企业等五级管理体制;建立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指标体系,完善对社有企业考核激励、监督问责等规章制度;全面开展社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建立台账分类管理,涉及遗留问题处理的依靠党委政府积极推动解决,针对开发利用率低的可联合开发或有偿移交地方政府;按照《南充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南充市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的实施意见》,加强与财政等部门沟通,制定供销合作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对市县供销合作发展基金实行分级设立、专项管理,促进社有资产收益管理的规范化、合法化,有效防范廉政风险。

三、全面实施培育壮大工程

(一)培育壮大工程,确保理念更新走在前。树立农产品品质才是核心竞争力、销售渠道才能让产品变商品的意识,要从“供”“销”两端着手培育壮大、提供全方位服务;树立合作理念,供销社培育壮大工程最终目标是要建设为农服务的大平台、大集团、大网络、大体系、大数据,系统内外、上下层级,跨区域、跨行业都可以联合合作;树立社会经济效益并重、社会效益优先的理念,供销社“为农”的宗旨不能变,可以为民创利不能与民争利。

(二)培育壮大工程,做到三个“坚持”不动摇。按照省供销社印发的《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工程实施方案》抓紧抓实,按节点完成。坚持在强化基层基础中培育壮大。要在保持现有基层组织体系稳定的基础上,通过项目资金支持、社有企业带动、开门开放办社等努力提升壮大。把“三社”融合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参与农村(社区)基层治理的重要途径,引导社有企业、基层社与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深入合作,共同运营资产资源、共同发展特色产业、共同建设服务平台。坚持在提升发展质量中培育壮大。围绕南充“5+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土地托管服务为重点,推进由传统农资供应转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全方位综合服务;着力提升流通服务质量,组建各类形式的产销联合体,加大产销对接力度,打造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积极参与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与文旅、康养等产业融合,全面拓展经营服务领域。坚持在深化联合合作中培育壮大。强化系统内部合作,通过项目带动、基地共建、产业联营等方式,推动全市社系统紧密联合,集中优势兵力,形成“拳头”力量;积极对接中、省社有企业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落地南充;强化与银行、保险、邮政、中国电网等单位合作,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强化与其它市场主体合作,不断延伸经营服务网络,凝聚为农服务合力。

(三)培育壮大工程,人才队伍是保障。拓宽对外学习渠道,加大对县级社领导、业务骨干的集中学习、考察、培训,加强对基层社负责人培训引导,不断提升业务开展能力;加大开门开放办社力度,坚持把供销社建在村上,鼓励村“两委”负责人入社参选基层社主任,吸纳有志投身供销合作事业的农村各类能人进入供销社基层组织工作;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招引聘用,缓解当前供销系统内部人才的结构性缺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