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资中县委 资中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的实施意见》和《内江市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关于开展“三社融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试点的实施方案》(内农改〔2020〕2号)文件精神,县社进一步深挖新型基层社“三社融合”发展模式潜力和活力,一年来,在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社生存能力和农民专合社规范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为资中县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一、主要成效
今年,四川省供销社全篇转载了《资中县供销社“四个紧扣”助推公民镇供销社恢复重建》《电商打底 联合发展 资中县供销社积极推进太平镇供销社组建》《内江市资中县太平镇:打造“新、标、全、实”新型供销社》等多篇新闻报道,向全省推广和介绍了资中县关于“三社融合”组建新型基层供销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于今年8月,由内江市农业和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确定资中县为试点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以“三社融合”模式组建新型基层供销社。
目前,按照“三社融合”模式完成组建以太平镇盛泰基层供销社和高楼镇茂辉基层供销社为代表的新型基层供销社10个。
二、主要做法
(一)拓宽视野,破解人才瓶颈。紧抓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对农民群众有感情、对合作事业有热情、对干事创业有激情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一是在村“两委”中选拔领头人,参与组建新型基层供销社,并让其在基层社中持有股份,带头开展农村社会化服务,助力农村服务型基层供销社组建;二是指派单位干部到基层社指导工作,把握整体方向,统筹协调县联社、镇党委政府、基层社三者协助共建基层社。
(二)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模式。“三社融合”即供销社合作社+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模式,是以基层社为纽带,以村集体经济为龙头,以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搭建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形成资源、资金、市场共享,经营、利益、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三社融合”模式首次把村集体经济嵌入镇级新型基层供销社组建和发展,在改制后无资产、无人员、无业务的空白镇,通过整合“三社”资源优势,重振经营业务,重构服务网络,合力为周边群众提供技术培训、物资供应、土地托管、农机租赁等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农民得实惠、村集体得效益、供销社得发展的“三赢”。
(三)拓展功能,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完善农村综合服务社,搭建农资销售平台。通过农村综合服务社,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植保门诊、处方供药等“一条龙”服务,把绿色有机的农资、高产优质的种子、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农技设备等生产要素送到农民身边,平抑市场价格,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做到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创新业务范围,拓宽服务领域。通过积极引导,逐步将新型基层供销社服务范围从农资、农产品销售、烟花爆竹等传统业务拓展到电子商务、办公用品、植保服务、土地托管、汽车租赁、垃圾清运、工程建筑等新型业务,使基层社服务领域得到极大拓宽。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新型基层供销社争取镇村公路、厕所革命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获取新收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