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内江市供销社:探索“三社”融合 促进共赢发展

  • 时间:2021-10-18

  • 浏览:2288

  • 来源:内江市供销社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基层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直接面向农民、服务“三农”的基本环节和主要载体,是供销社系统的组织基础。内江市供销社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发展模式,推进供销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简称“三社”)共建基层供销社,形成资源、资金、市场共享,经营、利益、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实现“三社”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共探索“三社”融合试点7个,初步实现了农民、村集体、供销社共赢发展。

一是整合资源,形成多种模式。通过整合“三社”资源优势,在镇村组建基层供销社,实现“三社”在组织、经营和服务上融合发展,形成多种发展模式。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模式:由乡镇党委推动成立新型基层供销社,推选村干部负责新型基层社管理,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发展。二是基层社带动模式:由实力较强的基层社拓展经营服务范围,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模式: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联合供销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组建新型基层社,为产业发展服务。四是龙头企业整合模式:由龙头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供销社”的方式,组建新型基层社。通过“三社”融合的新型基层供销社组建和发展,实现农民得实惠、村集体得效益、供销社得发展。

二是拓展业务,搭建服务平台。“三社”融合发展的基层供销社在巩固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争取镇党委政府支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和便民服务,拓展新型业务,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一是依托农资企业,搭建基层社农资供应平台。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基层社积极开展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巡诊问诊、统防统治等“一条龙”服务,进一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二是创新业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通过党委政府推动,逐步将新型基层供销社服务范围从农资、日用品、农产品等传统业务拓展到电子商务、土地托管、办公用品、垃圾清运、工程建筑等新型业务,推动基层社经营服务业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努力把供销社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

三是争取支持,促进三社发展。为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促进基层社发展,争取市政府出台了《内江市支持基层供销社发展六条措施》。该措施从加强组织协调、规范登记注册、探索人员兼职、推进“三社”融合、加大支持力度、鼓励试点示范等六大方面对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通过对基层社的政策资金支持,促进基层社发展,助推“三社”融合发展的农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提升发展,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