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全支撑体系。持续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提升中心镇供销社5个,建成乡镇供销社示范社10个,新建中心村供销社15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5个,改造提升乡镇为农服务中心7个、综合超市10家、农村综合服务社50个、农产品购销站点30个,完善供销社助力乡村振兴支撑服务体系。
聚焦培育市场主体。采取建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盘活现有资产;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分拣中心、交易市场和回收物站点建设,健全垃圾分类可利用物回收体系;领建蓝莓采摘体验园、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富硒蔬菜基地等特色产业,加快“秦巴秋池”农特产品商标注册工作等措施,培育龙头企业2家,壮大社属企业6家,领衔发展服务。
聚焦壮大集体经济。筹备召开全市“三社”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复制推广“三社”融合试点经验,新建“三社”融合发展示范社5个,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组织、产业、服务融合发展。
聚焦为农服务主业。巩固提升区域性为农服务中心4个,新建改建为农服务站点10个,新增农机具200台(套),积极开展农资直供、农技指导、统防统治、惠农支农等服务,托管土地8万亩以上,土地服务面积16万亩以上,实现由“卖农资”向“卖服务”转型。通过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线下途径和“金农好好”“832平台”等电商平台,线上线下销售农特产品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