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精准”保供农资。准确研判农业生产形势,摸清农业需求底数,与四川宏达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邦农化学有限公司等14家农资供应商签订农资长期供应合同,建立安全稳定的农资供应渠道,充实农资库存,做好农资淡季储备,全力保障全区农资供应,确保农资市场价格稳定。截至目前,统筹储备各类优质化肥3290吨、农药50吨,优质高产水稻、玉米种子等20吨,累计销售量2669吨,现有库存量1290吨。
二是“精诚”助农增收。盘活闲置集体资源,采取“合作社+入股+分红”的方式,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局,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深化供销改革转型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在全市创新性注册成立成都供富商贸有限公司,会同大同街道界牌村联合打造“数字供富”24H智慧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智慧平台带动城乡居民参与乡村治理,有效壮大集体经济入,预计带动集体经济每年增收5万元。
三是“精心”消费帮扶。依托聚农合农产品展销联盟,统筹组织农民专合社、农业企业参加2023年龙门桃花节、城厢文旅展、2023年“农产荟 享中秋”青白江区名优农特产暨中秋国庆商品联展活动3场。大力开展消费帮扶,组织引领“老邻居”超市、青白江区青青农场、人和川构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普白加拉超市等农副产品专营机构销售脱贫地区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农副产品394.8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