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珙县一创新性的地方标准—“玉米·紫苏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程”由宜宾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公告发布。
该标准由珙县罗渡苗族乡天堂村供销社与四川省农科院等团队合作推出,科学地介绍了玉米·紫苏带状复合种植生产,系统性地说明了玉米·紫苏带状复合种植生产的基地选择、选种及处理、苗床育苗、带状复合种植、肥水管理、杂草防除、病虫草害防治、产品采收及采后处理,充分利用土地边行优势呈带状间作玉米与紫苏,实现一季双收。
紫苏又名苏麻,《尔雅》曾有记载,因幼苗叶背和未成熟的籽粒呈紫色,故名紫苏。紫苏全身都是宝—叶子、梗和籽粒既是食材又是药材,是我国首批被列入“药食同源名录”的植物。紫苏籽粒富含a-亚麻酸,是陆生植物中a-亚麻酸含量最高的物种之一,被称为“陆地上的深海鱼油”。
天堂村供销社负责人彭政说,“玉米植株高,紫苏是短日照作物,早期不经晒,玉米正好可为其遮挡烈日酷暑,紫苏也为玉米涵养水分,阻挡阳光直晒玉米根部等。玉米套种紫苏就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二者亲密合作,相辅相成,而且经多次测算,这样下来的收益比套种红苕、大豆等作物高。”
据悉,2023年珙县罗渡苗族乡天堂村供销社引领全县发展紫苏种植面积达22000亩,已成为四川省面积最大的紫苏种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