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泸州市供销社紧紧围绕市委“一体两翼”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布局,整合系统社有资产、村集体资产、台湾地区资金,“三措并举”探索构建“三资合力”创新合作模式,助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体系。成立“三资合力”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泸州市关于“三资合力”助力乡村振兴合作模式股权设置暨绩效评估的意见》,从指导思想、遵循原则、目标任务、股权设置、绩效评估、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为试点工作提供基本遵循,扎实推进“三资合力”创新合作模式落地落实,行稳致远。
二是搭建平台招商引智。市供销社筛选了21个特色产业项目,以召开招商推介会、座谈研讨会为平台,招引台商、台企到泸合作投资兴业。市供销社还与厦门海峡青创学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两岸大学生研习实训、两岸新农人交流合作、两岸农文旅融合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为深化泸台经济文化交流增智、聚势、赋能。截至目前,纳溪区与台资企业浏阳华楠竹业有限公司已达成总投资2000万元,在纳溪白节镇新建3万吨竹粉发酵生物技术制作新饲料原料项目的合作意、泸县供销社围绕泸县方洞镇台湾大头虾产业项目与台资企业四川豪记水产有限公司合作采取“三资合力”模式建设“稻虾养殖示范园”已开工建设、泸州市乌蒙山供销社与叙永县益丰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川台乡村振兴合作试验园南翼基地正式启动、台资企业成都信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四川省棉麻集团与泸州供销集团共同出资在泸州打造具有油料种植、研发、加工、流通的新型“国际粮油贸易川南油料鑫谷”已达成合作意向。市供销社系统与台资企业敲定的4个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达3亿元。
三是整合资源助农增收。“三资合力”能够有效聚合三方力量,激活三方动能,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如:泸县方洞镇薛湾村40余亩村集体闲置多年的虾塘以及150亩无人管理的柑橘园,通过供销社社资和台资的嵌入,以“三资合力”的方式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产,不仅弥补了村集体资金不足的难题,而且还帮助10个回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提供了岗位并带动周边农户开展稻虾养殖1000余亩,助农增收400万元。
责任编辑:张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