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

内江市供销社: 构建流通服务“一张网” 当好为农服务生力军

  • 时间:2024-03-25

  • 浏览:467

  • 来源:内江市供销社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内江市供销社聚焦流通主业,充分发挥系统优势,创新流通模式,加强产销衔接,提高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较为完善的畅通有序的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体系。2023年全市系统实现农产品销售额50.37亿元,同比增长11%。

培育流通主体。以市农产品交易大市场为中心,以县中型市场为骨干,以乡镇产销地市场为基础,打造向内服务全市各地、向外辐射全省、西南,集农产品批发大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县区仓储基地、农产品(菜)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基础设施骨干网。建成市级综合大市场中国(内江)农批城,2023年市场交易额达10.13亿元。培育县域农产品流通企业2家,建设集采集配中心6个。建设农产品生产流通基层社60余个、农村综合服务社1000余个,逐步形成了市级谋划带动、县级辐射联动、镇村跟进驱动的上下贯通、左右连通、内外融通的组织体系。2023年,全市系统购进农产品38亿,同比增长8.27%。

打造农产品品牌。在培育流通主体,构建流通网络的同时,内江供销社紧抓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内江“天府乡村”公益品牌产品申报、审核,累计申报审核“天府乡村(四川扶贫)”公益品牌951条(次),目前授权品牌产品176个。组织引导系统内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注册产品商标,全市系统注册商标50个(包括农民合作社),创建品牌8个,入选四川省供销社特色农产品3个。

畅通流通渠道。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建成四川消费帮扶网全省市(州)首个分站基地——内江消费帮扶网,上线产品140余个。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通过线上直播、线下销售等方式,把“流量”变“销量”,省去中间环节,价格低于市场10%—20%,大大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支出。2023年,全市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4.74亿元,同比增长86.39%。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社区店”“互联网+基地+配送中心+物流”等发展模式,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主体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产销对接,中国(内江)农批城带动发展基地70余个,引导采购本地农产品2300余吨,涉及6万余群众。

提升流通服务能力。主动服务于建设成渝发展主轴区域物流枢纽,积极融入内江物流发展大局,协助有关部门成功争取四川省2023年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项目3亿元,资中为农供销产业园冷链物流项目600万元。针对农产品保鲜难题,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全市系统建设使用冷库1.9万吨。

责任编辑: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