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泸酥记麻饼传统制作技艺已经成功申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生产底气更足了。”眼下,正是月饼生产旺季,江阳区江北镇金钩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月饼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订单月饼,每天1万余个手工月饼的任务让他们累并快乐着。
金钩村面积6.7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有1041户3006人。2023年前还是空壳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里没钱办事。针对这一问题,村党总支班子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以强村富民为目标,通过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探索“产-供-销”一体化发展等多种形式,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和模式。
“月饼生产和红糖加工是我们村上的‘甜蜜产业’,也是村集体经济的两项拳头产业。”江北镇供销社主任、金钩村党总支部书记胡波介绍,金钩村在江北镇党委的指导下成立了“节节甜”产业联合党委,依托全镇近万亩甘蔗资源优势,探索“党支部+供销社+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发挥资源聚集效应,给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为村级集体经济输入了“新血液”。
蔗里鱼乡,甜源金钩。“目前我们的村集体收益还没分配过,但经群众代表大会决议,将主要用于本村产业建设和提高群众收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胡波认为,只有创新思路,才能让村级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起来,下一步金钩村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把村上农特产品推向市场,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农增收。
据了解,江北镇供销社于2022年底完成改组改建,班子队伍进一步充实完善,依托“三社融合”,即供销社、集体经济、专合社抱团发展,在资源共享、产品推介、品牌塑造等方面,激发了新的发展活力。金钩村集体经济公司8月开始生产月饼,为期一个月,产值近60万元;10月开始生产红糖,延续至次年6月,产值近200万元;年关推出红糖、蜂蜜、腊肉、辣椒大礼包,产值近30万元……“甜蜜产业”让集体经济逐渐“壮”起来,也带动群众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的增收路子。
“去年我在月饼车间干活一个月,收入了2000多元,手里宽裕了很多。”月饼车间里,村民龚仕会一会儿忙着和面制馅,一会儿忙着烘焙炙烤,工作认真仔细。她是村里的脱贫户,村上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她说,在这里上班既照顾了家里老人小孩,又增加了收入,很满意。
“梧桐花开凤自来,只有扎实地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财、物,流向基层供销社。我们积极探索“供销+”服务,通过产品展销与推介、DIY亲子活动、校园研学等形式,为基层供销社发展服好务。”江阳区供销社主任饶兴才介绍。
责任编辑: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