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绵阳市盐亭县供销社积极破解农民外出打工带来的“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农业生产困局,努力创新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以及收购、加工、销售等契约式委托服务,在探索供销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的全新模式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组建育秧工厂,实现智慧高效“种地”。为进一步破解育秧劳动力“密集”难题,按照“社有企业+基层社+社会资本”融合模式,在黄甸镇保安村组建嫘供育秧工厂,项目总投资600万元,分三期建设,2024年4月完成一期投资150万元,初步完成育秧产线的建设,新建自动化育秧中心和晒土场,拥有1套服务区域产量最大的自动育秧生产线,每小时能生产1400盘秧苗,能满足当地3万亩水稻育秧需求,实现机械化育秧。4月实现首批订单育苗2.2万盘,满足1000亩左右水稻种植需求。
二是组建农机服务队,实现联合高效“管地”。指导社有企业盐亭县穗丰农资公司牵头成立盐亭县农垦农机联合社,按照“带机入社”原则,整合区域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262台农机具等资源,成立了盐亭县农垦农机联合社,组建成立了专业化、规范化、集约化机耕、机种、机播、机收、机防队伍。2024年开展农资直供化肥0.3万吨,代耕、代种、机耕、机播、机收、机防等社会化服务8.3亩,同时通过争取省级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以补代减”,落实农户让利28万元。
三是订单作业,实现群众轻松“收粮”。为了进一步破解留守老人“无力”种地,口粮怎么来难题。县供销社创新在大兴回族乡、黄甸镇签订两级托管协议模式,在不改变承包权、所有权等权利前提下,按照“责权利对等”原则,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区域内承包农户参与土地托管,与村集体签订一级土地经营权托管协议,明确托管内容、利益分配比例等内容;各村整理汇总土地经营权托管协议和台账后,与供销社社有企业穗丰公司签订“订成本”“订产量”“订质量”的“三订”二级托管协议,让农户轻轻松松在家当“甩手掌柜”。截至目前2024年采取此模式种植水稻2000余亩,玉米800余亩,帮助315户农户解决“口粮”。
责任编辑: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