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游仙区供销社始终坚持“为农、务农、姓农”服务宗旨,落实双线运行机制和“三会”制度,以组织建设为核心,整合资源要素为手段,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在乡村振兴中展现新作为,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把握局势主动作为 纵深推进综合改革
一是探索改革模式。坚持一个宗旨,即“为农、务农、姓农”。立足三个定位,成为农民最信任的合作伙伴、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平台。狠抓五个转变,由注重服务生产向“服务生产+生活”转变,由注重服务农村向“服务农村+城乡社区”转变,由注重线下服务向“线上+线下”双向服务转变,由单一合作形式向“多元化合作”转变,由政府主导、社员参与向“党的领导、政府主导、三社合作发展”转变。建设三类主体,建优联合社,建强社有企业,建实基层社。抓实四大平台,区级商贸综合体,区域为农服务中心,社区综合服务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二是整合政策资源。出台《绵阳市游仙区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绵阳市游仙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起草了《绵阳市游仙区加快建设供销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九条政策措施》,将《四川省供销合作社条例》列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内容,供销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基层供销社建设列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重要议程,区财政投入供销综改资金500余万元,争取2000余万元实施粮油加工和烘干、农资配送等项目。
三是改革成绩突出。全国供销总社监事会主任、经济发展与改革部副部长来绵调研,调研组对游仙区组建和发展基层供销社,促推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高度肯定。全省强基固本现场会议选址游仙,为农服务中心先进经验获参会人员一致肯定。“两新”工作获区委书记肯定性批示。2023年,省社简报、市供销社工作要情专题刊发《游仙区供销联社加快“五个转变”全力建成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2024年,中华全国总社第19期信息刊发《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供销合作社推进老旧农业机械报废更新 服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华供销合作网、省社简报刊发《绵阳市游仙区供销社探索建设社区综合服务社打通城市社区服务“最后一百米”》。
发挥系统整体优势 改革创新亮点纷呈
一是拓宽农服业态。运营“游仙优品”农业区域公共品牌,涵盖12个绿色食品、4个有机食品、1个地理标志产品,甄选80余种农特产品进入“游仙优品”经营体系,参加“绵品出川”、科学城农产品品鉴会、岳王楼诗词大赛等展销推介活动30余场,通过活动推介,科学城工会、区内机关工会积极购买“游仙优品”,销售额达30余万元。依托社有企业,建立全市首家社区供销综合服务社、全市首家城市供销惠民超市,打造主题口袋公园“供销茶话荟”,形成供销“便民生活圈”。引入24小时无人智慧生鲜微市。
二是加强系统合作。先后前往广东省茂名市、广州市增城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供销社交流学习,到供销系统所属的商场、供销之家、高州荔枝产业园、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参观学习,围绕社有企业发展、农特产品销售、供销农场模式、冷链产业园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与北京都市优选超市签订《购销合同》,与广州市增城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供销社、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农产品流通、农资供应、金融服务、人才培养等合作。
三是打造综合平台。推进对外开放合作,发挥供销系统优势,整合全区 40 余家农业生产经营企业、10 余家物流经营企业、20 余个物流代收网点资源,5座烘干冷链设施、200多台(套)农业机械设备、110余名农机手等资源,加强联合合作,努力打造游仙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完善供销组织体系,全区建立基层供销社15个、区域为农服务中心3个,组建资产管理公司1家、全资产业公司3家、项目控股公司3家。吸纳20余家社会企业、110余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入股,聚集社会投资1000余万元。
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激活服务动能。积极挖掘游仙镇域经济亮点,解锁新时代乡村振兴密码,与新桥镇、仙鹤镇、忠兴镇签订“农业社会化项目合作协议”,助力“镇抓经济”工作,充分展现了镇域经济的发展魅力和活力。服务全区发展大局,争取“产油大县”项目落地盐泉镇、仙鹤镇、忠兴镇,建设3个粮油烘干、加工、仓储基地,总占地17亩,年榨油量3000吨,日烘干量100吨,仓储面积4000m³,总投资900余万元,争取补助资金438万元。
二是发展产权交易。全覆盖开展产权交易业务培训,指导督促工作滞后镇村,摸底开展产权交易数据,在魏城镇铁炉村开展试点工作。在区供销社的协助下,2023年4月,新桥镇完成7.82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成交金额261.89万元。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办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鉴证379宗,交易鉴证金额3.15亿元。
三是推进现代农业。联合农资生产企业和辖区市场主体,以“供销社+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农带农新模式,提供农资、农机、农技、农业社会化、农产品、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开展社会化服务面积2万余亩,实现亩均增产50—150斤,降低农业生产成本30-100元/亩。依托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网络,促进现代农业设施与设备更新升级,服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全区供销系统回收报废农业机械540台(套)、回收老旧农业机械80台(套),累计拆解农业机械620台(套),录入省农机报废补贴系统农机报废机具540台、申请农机报废补贴资金660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30万元。
蓝图绘就风正劲,扬帆破浪奋进时。游仙区供销社肩负党委政府的重托,承载广大农民的期待,将继续奋力推动区内乡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努力当好共同富裕实践的宣传员、带头人和推动者,以坚定的信心、务实的作风,为开创供销事业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