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立足基层社发展,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
(一)因地制宜新建基层社,延伸服务半径
针对将军镇保坪村山高路远、群众生产生活不便的情况,2024年4月新成立保坪村基层供销合作社,投用保坪村为农服务中心,提供农资商品配送上门服务,实现销售额50多万元,服务偏远地区群众1000余人次,该社“为农服务、三重分配”利益联结模式受省社领导肯定。参股磊鑫农业服务公司,目前正在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5个,预计年底前可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业务,填补了该项业务空白。截至目前,累计恢复建立18个基层合作社,其中新建14个基层社均正常运营,且10个基层社已实现盈利。未来供销网络末端将不断向村组延伸,解决为群众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二)强基固本建强服务网,拓展服务内容
紧紧围绕洪雅特色产业,采取“产业引领”模式,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推动基层社发展壮大,强化为农服务功能。积极对接蜀茶集团,一期项目投产;引导余坪镇四川省蜀乡源农业有限公司,为全镇6个村免费测土配方,今年新增高标准农田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270亩,服务农田总面积达2700亩,实现了将农资和农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指导止戈镇八角庙社区基层社打通城乡流通主渠道、打造洪雅供销商场运营新模式,今年营收220余万元、较去年翻番,帮助当地农户收售农副产品约 3.5万元、帮助农户户均增收500余元;引导槽渔滩镇兴盛社区供销合作社依托股东优势,在独有的奶白茶行业,探索开展茶品牌、品种、产品建设,实现基层社年销售额超100余万元。2023年5月,该社农产品成功入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四川商投乡村振兴产品展销店,开辟了展示洪雅农特产品的新渠道。2024年5月该社“碧雅仙”品牌获得“‘一带一路’国宾伴手礼”官方授权书;领办藤椒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多种模式建设藤椒基地2000多亩,推动藤椒专业合作社进村入户开展“种、购、销”一体服务,全年服务椒农1.8万人次、产销鲜藤椒200多万斤,产值760多万元较去年增幅近一倍。引入壁定洪雅航空公司合作,围绕低空经济发展,利用镇、村供销服务网点,拓展物流配送、快件寄递等农村低空物流服务功能。
(三)赋能增效去腐生肌,助力基层社发展
一是坚持开放办社吸引人才引进资源,推广“党建引领”的“三社融合”发展模式(“供销社+村集体经济组织(村‘两委’)+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吸纳村“两委”和社区干部领头、致富先进带头、农业科技人员和现代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加入基层供销社,加快推进基层供销社建设和发展。二是充分利用和整合各项资源实现有效转化,与余坪镇集体经济联合总社合作成立四川省蜀乡源农业有限公司,争取党建、农业等资金650万元,新建农资仓库800平方米,利用乡镇原卫生院办公楼、住宿楼等闲置资源改造办公楼450平米、网络直播运营中心200平方米,在余坪、金釜、黄里完成3个销售网点的布设,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200万元。三是着力打通基层社间共享互助渠道,带动经营能力弱的基层社拓展业务。引导八角庙农业专业合作社与骑龙供销合作社合作,帮助其实现销售收入260余万元。四是不断增强对经营风险提前预判和应对的能力,加大对基层社可持续发展的谋划和指导,采取摸底排查、精准甄别、分类处置、构建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法,按照“突出重点、明确标准、分类处置”的要求,全面摸底排查基层社发展情况,将无阵地、无人员、无业务的基层社进行清理,完善亏损社、空壳社注销和退出的机制和程序,确保基层社高质量发展。
二、扎根农业农村,聚焦为农服务,深化综合改革,强化机制体质创新,加快试点建设。
(一)强化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逐步完善运行制度。参照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管理,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上依规依法执行。持续供销社深化改革,积极厘清了机关党组、联社理事会、监事会、社有企业、基层社之间的关系,构建了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三会”运行机制,以“三会”管理体系重大事项,并在基层社建设中按照合作制原则完善基层社组织结构。二是逐步明确内部权责。明确了县社、社有企业、基层社之间的责权利边界和清单,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模式,健全了符合机关、企业运作要求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人事管理、财务会计、资产监管、风险防控、监督检查等制度。三是逐步规范企业经营。供销社社有企业、供销基层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执行。凡属重大经营决策和大笔资金使用均召开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列席,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和资金流进行监管,避免外行指导内行干扰企业决策流程的顺畅。
(二)双向推动省级试点落地见效
贯彻全省“政务服务+供销”试点要求,2024年与县行政审批局密切联动、无缝协作,整合资源要素、盘活闲置资产,依托前锋村乡村振兴中心,引入前锋村基层供销社设立农资中心,将农资、农产品展销区、农机服务区与政务服务办公区有机融合,实现“政务服务+供销”硬件设施“物理整合”,梳理政务服务事项37项、供销业务26项编制办事指南,双向融入“政务服务+供销”服务事项。试点以来,为群众提供农资2300余吨、农机租赁服务85次,开展农事管理、农村电子商务等职业技能培训3场、100余人次,完成便民服务类事项180件,为农服务类事项18件,逐步构建便民服务“就近办、马上办、家门办”政务服务体系,受到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不断提升洪雅供销的影响力
坚持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的思路。走出去学习、去宣传,引进来新理念、新资源,让洪雅供销事业始终保持活力充满生机。2024年10月全市供销系统重点工作座谈会在洪召开,省供销社党组成员、监事会副主任刘世军莅临指导,对洪雅供销工作给予肯定。
责任编辑:张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