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德阳市供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三做三提”促巨变 创新发展成标杆

  • 时间:2024-12-18

  • 浏览:945

  • 来源:德阳市供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德阳市供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阳供销集团或集团)前身是一家仅有5个临时工、年营业收入不足5万元的亏损企业,2021年10月20日经德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更名成立。2023年德阳供销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68亿元、利润2500余万元,到年末总资产突破10亿元、净资产超过5亿元,综合实力迈入全省社有企业第一方阵,被总社列入全国供销系统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对象;2024年集团发展又将迈上新台阶。这一惊人巨变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带着这一疑问,本报记者专题采访了德阳供销集团,究其做法主要有三点。


做实资产库,提高融资功能

面对刚成立时的困境,德阳供销集团坚持把做实资产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打出系列组合拳。

整理资源,重现价值。厘清原5处低价值资产性质、权属、债权债务等历史遗留问题,因地制宜进行装修、改建,发展新业态,让旧家当增值成为新资产。

收购兼并,壮大资产。通过承贷式收购,获得东方兴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无形资产和办公楼、底商、建筑用地等实体资产。通过司法拍卖摘牌,获得“中农京开”项目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和在建工程),估值2.28亿元。通过破产重整,获得四川耐特阀门有限公司资产(包括市区工业用地100亩及其附着建筑和设备),估值1.7亿余元。

参与复建,增加资产。采取共益债模式,成功复建烂尾达12年的“凯江盛世”项目,取得项目建设收益和3200平方米商业资产。采取合作开发模式,切入绿地集团德阳项目,建成后可取得德阳供销数字经济产业孵化园12平方米实体资产、旌湖名门近5万平方米商业实体资产。

做实集团资产,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大资金池,提高营运效能

在持续做实资产的同时,集团始终把资本运营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做大资金池。

以项目为载体,以资产作保障,先后获得多家银行累计4.5亿元贷款支持。目前,驻德阳的某大型国有银行拟与集团战略合作,授信额度将超过10亿元。

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用好“供销”金字招牌,先后吸引近5亿元社会资本参与集团项目建设。

此外,集团还把积极谋划推介项目作为重要路径,向上争取国、省支持。

实实在在的资金注入,有力保障了企业发展。


做强产业链,提高发展潜能

与做实资产库、做大资金池同步,集团紧盯产业发展这个根本,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聚链成群发展。

壮大供应销售产业。以市域“1+6+32+N”商贸流通冷链物流骨干网络体系建设为统揽,加快打造供应销售体系、物流运输体系。与线上线下双线运行同步,全力推进数字供销建设,目前已建成一批便民菜店、供销超市、惠民驿站、水产店、粮油供应站、德阳名品馆。截至11月底,供应销售产业实现营业收入6亿余元。

加强乡村振兴产业。以德阳供销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为抓手,加快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新模式。目前,正有序推进德阳供销农禅文化贡园、占地101亩的供销数字经济孵化园、占地1000亩的供销康养产业示范园建设。

巩固城镇更新产业。紧盯区域开发停滞、项目建设烂尾等城乡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采用共益债模式、投建运管销一体方式,积极参与城乡建设。目前已成功盘活凯江盛世、德阳绿地、什邡中农京开等项目。预计2024年城镇更新产业可完成产值6.5亿元,实现利润4500万元。

拓展智能制造产业。发挥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优势,瞄准“专精特新”方向,以特种阀门生产制造为切入点,加快布局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目前已实现营业收入9000余万元。

下一步,德阳供销集团将以资产为基础、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为根本,坚持走“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发展之路,持续深化综合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和方式,奋力开创新时代社有企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