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干制红枣——规格和测试方法(ISO 6900:2025 )》。这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主导完成的,是果品领域我国主导完成的首项ISO国际标准,对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果品的国际标准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红枣是原产于我国的特色果品,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重要出口国。近年来产业发展迅速,为规范红枣产品质量,济南果品研究所已牵头制定了《干制红枣》国家标准,并协助郑州商品交易所制定了红枣期货交割标准。
“红枣在国外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外籍华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国际红枣产业不断推进壮大,中国枣的营养保健价值也逐步得到国外消费者的认可,消费市场将逐步扩大,我国红枣产业在国际贸易中表现出强劲的出口增长势头。红枣国际标准的制定,将为促进我国红枣产品出口提升话语权。”济南果品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宋烨介绍,为规范干制红枣国际贸易,规范产品质量,降低贸易成本,减少贸易壁垒,济南果品研究所依托多年来在干制红枣行业的科研优势,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等优势单位联合推动,于2023年1月立项干制红枣国际标准,并成立国际标准项目工作组。
两年来,济南果品研究所在红枣主产区和主销地开展红枣产品检测,采集大量一手实验数据,为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研究构建了跨时空红枣外观质量数据库,利用与郑州商品交易所及行业企业联合研发的红枣期货交割品质量检验仪,在红枣主产区应用,收集大量贸易数据,保障标准适用性;深入企业提供干制红枣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服务,开展红枣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培训累计2000多人次,通过技术培训和应用反馈保障标准的可操作性。
“标准草案形成后,提交国际讨论和投票,经过多轮国际投票,充分参考了韩国、土耳其、秘鲁等国意见;多次召开研讨会议,反复磋商不断完善标准草案,最终推动标准成功发布。”宋烨介绍,该国际标准的成功发布,将为国际贸易中干制红枣的质量分级、检验、包装和贮运等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国内外干制红枣产业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干制红枣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国际贸易流通。
据悉,完成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标准制定后,济南果品研究所将继续依托技术和平台优势,积极联合果品优势产区政府和企业,加强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合作,持续开展中国特色果品国际标准研究,以标准化引领中国果品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