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动态

江西省社:构建现代供销物流体系 激发农产品市场消费潜力

  • 时间:2025-07-30

  • 浏览:96

  •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江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立足服务“三农”主责主业,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着力破解农村物流“小、散、乱、贵”痛点,通过体系化建设、模式化创新、数字化赋能,全力构建覆盖城乡、高效畅通、融合发展的现代供销物流体系,畅通“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双向通道,有效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助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筑牢根基

构建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

江西省社高位统筹强力推进,切实履行全省冷链物流专项联席会召集人职责,依据《江西省关于支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出台《2025年全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动态调整成员单位,确保物流体系高效协同发展。目前,全省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布局35个万吨以上县域冷链项目(竣工17个、在建18个),建成冷冻冷藏库容超42.2万吨。配套建设中央厨房7个、农批市场11个,开通“赣深港”等15条冷链物流干支线,流通大动脉日益畅通。

以江西省供销冷链科技公司龙头企业为引领,依托技术创新优势,示范带动建设200个田头冷链集配中心,“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冷链服务体系已具雏形。其创新打造的进口大豆多式联运项目(“海江联运+铁路专线”),年设计运能50万吨,成功打通“沿海港口—长江中游”粮食战略通道,首批6万吨大豆高效转运至安徽等地。

江西省社以数字化赋能智慧升级,大力推广智慧温控平台与智能调度系统,拓展“供销江南”生鲜配送、“供销壹号”智慧农贸等数字化服务品牌,农产品流通半径延伸至300公里。

加强地市联动,南昌市供销合作社依托供储物流公司冷链物流和南昌洪旺智慧农批大市场3万平方米冷链仓储和加工干仓集群,实现电商订单24小时极速响应。九江市共青城冷链物流园全面投入运营,修水、德安冷链物流园项目加速推进。萍乡市供销合作社实现全市“三县两区”万吨级冷库全覆盖,总库容近40万立方米。新余市中国供销冷链(江西新余)产业园一期利用率超90%,带动甲鱼日销10万至15万斤,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赣州市供销合作社供销冷链物流园,库容达47.5万立方米。吉安市供销合作社落地16个单体库容超5000吨项目,“七星拱月”冷链网络初步成型。上饶市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及多个县区万吨冷库建成运营。抚州市供销合作社建成及在建冷库总容量130万立方米,抚州临川区供销合作社创新实践,首创“县域产地中心冷库+田间移动冷藏”体系,建成4个田间冷库节点,形成15公里服务半径,农产品预冷效率提升至30分钟内、腐损率降低28%、运营成本下降25%。

创新枢纽

打造供销集配体系

为实现三级网络全域覆盖,江西省社整合资源,构建“县中心—乡节点—村终端”三级供销集配服务网络。全省已建成县级集配中心93个、乡镇网点1472个,村级网点覆盖率超80%,实现物流服务直达乡村“最后一公里”。

集配体系使全省物流成本明显降低,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新余渝水区日处理量突破5万件,成本直降6%。鹰潭贵溪市构建“1个市级中心+21个乡镇节点+N个村级站点”网络,单件快递配送成本由1.3元降至0.64元,快递及快消品下行日均6.5万单,农产品上行日均破1000单。宜春樟树市集配中心日均处理快递超10万件,效率提升20%以上。

江西省社联合省商务厅、财政厅推进第3批10个县域物流配送体系试点县建设;与江西长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广昌、德安、永修、宜黄等地试点“供销集配+客货邮”融合模式,整合客运班线资源,成效显著。

南昌市实现乡级网点全覆盖,村级覆盖率达80%。九江市都昌县、柴桑区列为省级试点;瑞昌市投资1.35亿元、占地106亩的现代化供销集配中心即将投运,村级覆盖率达81%。景德镇市、鹰潭市实现乡镇服务网点全覆盖,鹰潭村级覆盖率达97.2%,形成“基层网+物流网+示范网”立体格局。萍乡市全年配送商品2019万件,网点滞销率下降15%,惠及50余万农村居民。抚州市南城县链接80余家单位食堂与26户脱贫种植户、养殖户达成直采直销合作,累计助农增收超3700万元;建成集配中心冷库,智慧物流平台加速落地;广昌县探索利用公交资源配送快递,“客货邮”融合深入,数字物流产业园投入2.1亿元,“中央厨房”已运营。吉安市遂川县聚焦“土特产”销路,依托集配体系和“供销助农”平台,打造“山货出村”模式。

畅通销路

多举措赋能农产品上行

线上线下融合拓展。线下发挥带农优势,强化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市场对接。赣州市供销合作社推动赣南脐橙、富硒蔬菜等直达社区市场,今年1月至5月销售额超2500万元;通过订单农业、集采集配,节假日助销脱贫地区农副产品2700余万元;在美食节等文旅场景植入展销,开设“农文旅”专区,旅游服务收入超170万元,形成“以销促产、以游带购”循环。线上依托“赣州供销”直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遂川“山货出村”模式深化。开设“供销助农”抖音账号,邀请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40余场,销售额超360万元。启动“新农人主播孵化计划”,结合本地特色设计课程,培训40场次,孵化本土直播达人300余名。规划建设集配智慧物流园,在23个乡镇建服务中心、中心村建服务点,接入信息化系统,打通出村“最初一公里”。建立“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多部门联合质量认证,加贴防伪溯源标志。制定《直播助农售后响应规范》,承诺48小时处理纠纷,建立恶意订单识别机制,保障双方权益。

“三网”融合

探索可持续为农服务新路径

着力打造“三网”融合模式。一是织密基层服务网。鹰潭市建成6个为农服务综合体,实现33个乡镇供销合作社全覆盖。贵溪市周坊供销合作社发展红芽芋种植,带动百余农户年均增收2000元。二是打造高效集配网。建成高效三级“互联网+第四方物流”集配体系,乡镇站点全覆盖、村级网点覆盖率达97.2%,整合资源实现“一点多能、一网多用”,日均配送600吨,农产品实现“今天寄出、次日到店”。三是推行“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鹰潭余江区坞桥供销合作社带动4个村代耕代种早稻超万亩次;金屯供销合作社盘活老旧资产,引进超市,月营业额达60万元,开展“耕种防收”全程托管。

供销江南物联网有限公司以自研数字平台为核心,打通生产、仓储、物流、销售全链条数据,首创“以销定产”精准供应模式,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流通成本降30%,农产品损耗减25%。创新打造“物联网冷链自提柜”“智慧食堂体验专区”等,智能终端与中央仓无缝衔接;通过订单反哺农业基地,推动标准化种植。智慧冷链系统节能率40%,生物降解包装覆盖率90%,低碳仓储技术减碳15%,为蔬菜瓜果、肉类定制数字化溯源系统(全程可视化),带动产品溢价超25%。以技术输出为核心,与全省多市共建数字化产销联盟,带动合作区域农民年均增收超20%;拓展“赣品进京”“疆品东送”数字通道,提升影响力。

责任编辑: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