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动态

供销合作社出手,守护小农户的辛勤与希望!

  • 时间:2025-09-22

  • 浏览:99

  •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金秋丰收季节,是农民欢庆的时刻,但有的地方优质农产品也面临信息不对称、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为让农民丰产又丰收,各地供销合作社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多种创新模式打通销售渠道,让田间地头的优质果蔬直达市民餐桌。

浙江 / 双线助农

衢州/ “十二小时鲜达”

浙江省衢州市周家乡上姜村农户方某种植的露天西瓜喜获丰收,但集中上市导致销售受阻。衢州市“邻礼供销”得知情况后,立即启动应急助农机制。

每天凌晨四点,工作人员就来到瓜田,协助农户进行采收、分拣和装运,确保当日采摘的西瓜在中午前就能直达社区门店,真正实现了“田间—餐桌12小时鲜达”的创新模式。

截至9月16日,通过“邻礼供销”社区门店已累计助销西瓜3.5万斤。这种“农户+供销合作社+社区”的产销直通模式、后续还将拓展至葡萄、柑橘等应季农产品销售当中。

图片


台州/ 直播助销葡萄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遭遇大风和冰雹等极端天气,导致当地350亩阳光玫瑰葡萄园受灾,约38万斤优质葡萄面临滞销困境。台州市供销合作社快速响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渠道资源,通过多种创新方式帮助果农解决销售难题。

9月11日清晨,台州市社机关党支部与台州市社所属台州农资公司党支部联合开展的“助农销售”活动在葡萄园里举行。台州市农资公司派出的专业技术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中国农港城与台州市社所属台州禾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成的专业助农直播团队来到种植基地带货直播,同时组织农港城的商户与农户对接,开展线下大规模采购。

“田间地头+直播带货”的创新模式,有效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地的距离,增强了购买信任度。仅当天就成功销售近1000箱葡萄,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片


云南 / 爱心助农,鲜果直达

近日,云南省大理市挖色镇凤尾箐的果园里,有机富士苹果坠得枝条弯弯,早酥梨裹着浅黄果皮透着甜意。可这份丰收喜悦却因销路不畅成了果农的心事。大理市供销合作社下属为农服务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当天组建专班赶赴凤尾箐。

为提高效率,他们采用“直采直达”方式:凌晨采摘、分拣、装箱,中午就运达超市货架。中间环节全部砍掉,既帮果农守住收益,又让市民买到实惠的有机鲜果。

9月5日,“爱心助农,鲜果直达”专场正式启动,大理市乐玛特9家门店、四方街28家门店同步开设“爱心助农专区”。截至9月12日,两大超市已累计售出鲜果18吨,相当于为果农直接变现近20万元,原本滞销枝头的果子已全部售完。

图片


甘肃 / 直通车进社区

“这洋葱刚从地里拔出来的吧?闻着就新鲜,回家拌凉菜肯定香!”

9月17日上午,甘肃省兰州时代伟业小区中心广场格外热闹,兰州市红古区供销合作社“供销惠农直通车”带着农户种植的“秦宝6号”水果洋葱走进社区。刚一摆开摊位,就被闻讯而来的居民围得满满当当,挑拣、称重、付款的声音此起彼伏。

此次活动是红古区供销合作社落实“助农增收、便民惠民”的具体举措。工作人员在调研时发现,“秦宝6号”水果洋葱皮薄肉厚、脆嫩多汁,虽然市场认可度高,但因农户缺乏直连消费者的渠道而面临“好货难卖”困境。

为破解难题,红古区供销合作社迅速搭建“基地直采+社区直供”产销桥梁,实现“地头到餐桌”无缝衔接。不到3小时,6000多斤洋葱全部售罄,没买到的居民纷纷预留联系方式,盼着下次活动提前通知。

图片


黑龙江 / 助农产销联动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友好区爱国村现代化大棚内,黄瓜、西红柿、芹菜等各类蔬菜水果长势喜人,绿意盎然的枝叶间挂满了饱满诱人的果实。然而受限于信息和物流瓶颈,这些优质农产品面临市场对接不畅的困境。

友好区供销合作社在调研中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了一支由3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的专业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助农行动。

这支临时“采收队”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严格依据果蔬成熟度和品质标准进行精细采摘,确保每一颗果实都新鲜无损。采摘后,团队立即投入分拣、包装环节,并组织物流车辆将新鲜蔬菜快速运往伊春市区各大销售点。

通过精准对接超市、社区菜站和农贸市场,有效缓解了农户的库存压力,也为市民提供了新鲜、安全、实惠的本地果蔬。

图片

责任编辑: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