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稻浪翻滚,蓉城大地尽染丰收喜悦!9月23日,由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中共大邑县委、大邑县人民政府主办,大邑县农业农村局、大邑县供销社承办的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市庆丰收主场活动,在大邑县天府数字农旅产业园(稻乡渔歌)拉开帷幕。
本届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采用“1个主会场+N个分会场”联动模式,将科技感与蜀风韵、未来味与烟火气巧妙融合,通过大地丰收开场礼、智慧农机炫舞、“天府源”乡村市集等一系列特色活动,打造了一场集农产品展销、农耕体验、文体娱乐、美食享受于一体的全民丰收盛宴,生动展现了成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
与会嘉宾与农民群众共敲丰收锣鼓
主会场开幕式上,来自成都17个区(市)县的农民代表带着优质稻米和特色农产品走上舞台,用朴实的语言分享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我们种了新品种水稻,亩产比去年提高了不少,能有1500斤呢,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邛崃种粮大户黄大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的话道出了众多农民的心声。
丰收的背后,是成都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定守护和对“天府粮仓”成都片区高质量建设的不懈努力。数据显示,成都夏粮总产达30.2万吨,同比增长3.8%,综合单产280.1公斤/亩,同比增长1.9%;上半年,全市水果、茶叶、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3%、5.3%、3.0%,生猪出栏199.3万头,水产品产量6.97万吨,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21.5万亩。当前,全市474.5万亩大春粮油作物长势良好,五成秋粮已颗粒归仓,晚秋作物播栽面积达53.1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236万吨,超大城市的“粮袋子”保障作用愈发凸显。
为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即将印发《关于提质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根据规划,到2030年,成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75%,主要农作物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0%,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将力争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全市粮油全产业综合产值预计突破500亿元,现代都市农业将持续领跑西部地区。
金色稻浪间,无人拖拉机、无人插秧机、喷杆式喷雾器、全喂入收割机协同作业,精准高效完成耕种收环节,引得观众赞叹不已。智慧农机展示区,10余款国内先进智慧农机整齐列阵,展板清晰呈现从播种、植保到收割的全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这款久保田EX108Q-S无人驾驶收割机,搭载了联适导航系统,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精准作业。”四川吉峰聚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上前介绍,对比传统农机,它的作业效率直接提升了30%以上。
这场田间地头的“科技秀”,正是成都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写照。作为西南地区唯一拥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成都在农业科技领域持续发力,已建成省部级涉农重点实验室3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9个,汇聚了天府现代种业园、天府万安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孵化农业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31家。
本届丰收节充分发挥平台经济效能,着力打造金秋消费季“天府源”品牌主题展区,有机融合乡村市集、“一县一品”专区、川供集市三大特色消费场景,构建层次丰富、亮点纷呈的“天府源+丰收好物”展销体系,200余款成都各区(市)县名特优新产品集中亮相,不少农产好物首次以品牌集群形式C位登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和采购商驻足。金堂羊肚菌、大邑青梅酒、彭州九尺板鸭等特色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展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彰显成都现代都市农业融合发展成果。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集中展示推介全市代表性农特产品,让市民与成都农产品展开舌尖对话,既展现乡村振兴成果,又让美味品质触手可及,还带动农民增收,意义重大。”
游客展示购买的商品
成都农产品受市场青睐,既因过硬品质,更得益于价值提升和市场认可。近年来,成都推进“1+5+1”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依托天府菌都、天府果荟等9大农业园区培育农业“大单品”,做精乡村“土特产”,建强以“天府源”为引领的农业品牌体系。全市培育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61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37个,入选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33个、“天府粮仓”精品培育品牌25个,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丰收节不仅是农民的节日,更是全民共享喜悦的盛会。本届活动设计了一系列参与性强、趣味十足的农娱体验项目,让市民深度融入丰收氛围,感受农商文旅体康融合发展魅力。
“农趣争霸赛”区域热闹非凡。“赶鸭赛”中,选手持长竹竿引导鸭子,状况百出,笑声不断,让人体会传统田间协作乐趣;“丰收圈”游戏前,市民排队套取南瓜、腊肉等农产品盲盒,成功套中时欢呼声此起彼伏,传递幸运与喜悦。草编工坊里,乡村工匠指尖翻飞,稻草变身为锅帽、收纳篮等工艺品,还现场教学,市民兴致勃勃学习草编技巧,感受农耕非遗文化魅力,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稻田旁的“丰年共悦·渔乐赛”气氛热烈。徒手摸鱼区,参赛者挽裤脚、赤脚入池,抓鱼瞬间满是兴奋;团队撒网区,队员协作撒网,体验捕鱼快乐,水花四溅中,尽显“鱼肥田、稻养人”的生态循环智慧。上午11时30分,“五味共生蒸笼宴”开席,400人共品用川产道地药材和当季有机食材烹制的丰收坝坝宴,鲜香菜品既满足味蕾,又传递药食同源养生文化和有机农产品风味,现场温馨和谐。
“五味共生蒸笼宴”吸引数百名游客参与
“安逸好耍”是成都乡村的独特标签,也为乡村发展带来人气与机遇。近年来,成都立足“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程,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和美乡村先行村、重点村共300个,提速建设郫都汉康乡村振兴示范走廊省级先行片区,打造10个提升村特色IP,温江高山村、新津波尔村、崇州梁景村等特色村落点缀蓉城乡野,未来乡村风貌渐显。
在此基础上,成都加快农商文旅体康融合发展。今年以来,启动50个和美乡村乐享场景提升项目,推出58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创新植入“跟着节气(赛事、会展)游乡村”等新业态,打造“产地追鲜”“乡愁寻味”主题体验。同时,推进乡村景观化、景区化改造,开发民宿露营、生态康养、风味餐饮等特色产品,结合农事农季发布“必游必看”热力地图,一批音乐村、艺术村、运动村成为市民休闲打卡新地标。
目前,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已圆满落幕,但丰收喜悦仍在延续。即日起至国庆期间,成都各区(市)县将陆续推出多样庆丰收活动。诚邀广大市民走进乡村,赏丰收盛景、品乡村韵味、体验农趣生活,共赏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与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