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落实总社、省社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绵阳市供销社系统上下齐心、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深入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
一是集中展示展销。北川县供销社作为2012年全省农产品产销对接试点县,新组建了农产品营销龙头企业--北川羌族自治县丰源贸易有限公司,争取县委、县政府20万元的资金支持和300平米旺铺,打造“四川•北川名优特产展示展销中心”,荟萃了县内外9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展销,每天顾客盈门、络绎不绝。
二是农市对接。梓潼县供销社是市供销社确定的2012年农产品产销对接试点县,目前,依托基层社资产已改扩建农贸市场2处,年经营农产品近3000万元,既满足了城镇居民生活之需,解决了本地农产品“难卖”的问题,也促进了乡镇功能的完善。
三是直供直销。游仙区供销社以参股的鲜绿果蔬有限公司和加盟的万亩田公司为依托,已自建蔬菜基地1500余亩,建配送中心2处,直营店近40个,装备配送车3台,年直供直销学校、酒楼、医院和千家万户百姓各种时鲜蔬菜15000 多吨,营销收入上亿元。并获得市财政一定的建店补助。
四是农超对接。安县供销社以参股的惠安超市为依托,组织县内20多家专业合作社和加工企业,打造了农产品产销对接直销专区,赢得了消费者好评。同时,所属的圣康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森泰养鸡专业合作社等还将产品对接进入了绵阳、成都、重庆等地超市。
五是加工带动。三台县供销社指导加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台县曹氏酱腌菜有限公司,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以生产加工带动农户生产,年带动农户200户,助农创收8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盐亭县社的富驿嫘祖酿造食品公司以加工辣椒酱产业,带动区域内上千农户发展辣椒基地万余亩,年产量万吨,助农创收700余万元。
六是批发市场集散。市万馥公司的果品批发市场是我市唯一的专业果品市场,承担着全市及市外果品的批发业务。2012年,对接生产基地30万亩,助农创收2.2亿元。
七是品牌带动。借助市委、市政府打造绵阳特色农产品的契机,今年8月,经市委、市政府授权,市供销社注册了“绵州九宝”和“绵州之宝”两个商标并承担商标的管理权。积极配合市委农办、市工商局,整合全市“九宝”农产品生产企业,打造“绵州九宝”礼盒,并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指定礼品。目前,社会各方都非常关注,部门批量预定火爆。
在这七种灵活而务实的对接模式带动下,全市供销社农产品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至11月底,实现农产品购销15亿元,同比增长36.4%。 (市供销社综合业务科 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