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作为一项助农增收、惠及城乡消费者的民生工程,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1]59号文件,作出了《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四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川办发〔2012〕5号 (《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安排布置这项工作,并都明确要求供销社切实做好鲜活农产品的流通工作。今年,通过努力争取,崇州市供销社被列为全省和成都市的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试点推进县。崇州市社积极谋划、大胆探索、主动出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作为全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近一年来的努力,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通过调研,现将具体做法和存在问题介绍如下:
一、主动出击,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措施
去年9月供销社主要领导调整后,新班子面对供销社系统的现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崇州农业产业调整的情况,大胆提出了开拓鲜活农产品产销服务体系建设的设想。这个设想与今年年初国务院、省、成都市的要求相符合。为此,市供销联社理事会、党组更坚持了信心和决心,积极谋划。动员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用一周时间,深入全市50多家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生产销售等情况的进行全面调查,初步摸清了我市鲜活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研究,制定了切合我社实际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了开展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明确了开展鲜活农产品流通工作要以直销经营作为突破口,要以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要在全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城乡发展中,起到平稳鲜活农产品产销运行、保障市场供应,切实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最终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
为切实加强对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的领导,市供销联社专门成立了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组。提出了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制定了工作推进的检视制度。
二、以点促面,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1、选好切入点,着力推进
要做好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仍何一个环节都是缺一不可。为此,市供销社采用以点促面的方式进行。选择一定实力的企业进行试点,在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建立销售网点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在培育龙头企业方面,充分利用供销社系统的传统优势,以崇州市供销社总公司为依托,联合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坚持产权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的工作思路,着力将崇州市供销社总公司控股的四川省地宸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为我社鲜活农产品销售连锁龙头公司,专门经营“供销农场”连锁超市,对鲜活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工作,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组织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优势,打造以产权连结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积极探索以鲜活农产品直销店为平台的现代农产品流通新路子。
在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中,我们通过创办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土地流转经营规模化生产,建立标准化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市场的需求,引导合理搭配生产品种,加强生产技术人员和农业生产工人的培训,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努力已基本完成富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旺乔专业合作社和丰乐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三个鲜活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了面积达2000余亩的蔬菜生产基地和年出栏1万余头的生猪养殖基地,直接带动农户2000余户。为下一步加快基地标准化建设、实行规模化生产和加强销售市场对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重点抓好富明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加强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规范化经营指导服务,该合作社生产的蔬菜已获得有机转化认证,被选为成都地区唯一一家2012年度总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并初步列入2013年总社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
2、网络建设初见成效
为了加强销售终端建设,专门组建了“供销农场”鲜活农产品销售平台,由龙头公司负责运作,专门销售猪肉、蔬菜等鲜活农产品为主。按照统筹安排、合理布点、统一管理的原则,开展鲜活农产品直销试点工作。2012年春节前夕,“供销农场”杨祠街店成功开业;3月30日,“供销农场”成功入驻成都茶店子“老邻居超市”;4月28日,鲜活农产品直通车进社区暨产销对接签约仪式,在成都高新区桂溪街办和平社区广场举行。通过近一年来的努力,目前在成都市区“华润万家超市”、“天宏百家超市”、“老邻居超市”,以及崇州市区和部分乡镇相继开设了十五家农产品销售网点。
3、领导重视,上级肯定
作为省社确定的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重点推进的试点县,省社、成都市社领导多次到崇州指导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开展进行指导督促并充分肯定。3月14省社主任刘国成专门来崇州供销社进行指导此项工作;2月13日、10月8日,省社副主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王小刚两次到崇州指导产销对接工作,并对崇州市社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全省召开的两次产销对接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市供销联社先后都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通过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的开展,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和规范化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做出的积极的贡献。鲜活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初步统计,今年农产品收购额达3200余万元,销售余3600万元,助农增收280余万元。在方便城乡居民消费的同时,为我市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和有益的探索。
三、存在问题
通过近一年的探索,虽然鲜活农产品流通网络已逐步形成,但依然存在这些主要问题:
四、建议意见
进一步规范管理,强化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