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

什邡莴笋滞销 菜农望菜兴叹——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农解困找销路

  • 时间:2013-03-01

  • 浏览:671

  • 来源:德阳市供销社办公室

  • 作者:《西南商报》记者 李鹏飞 通讯员 廖清华 李磊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原本指望春节卖个好价钱,但春节蔬菜市场需求不旺,直接影响四川什邡市马井镇莴笋销售。“价廉无人问津。”最近这几天,西南商报记者在当地看到,大批莴笋亟待上市,但菜农愁销路。为了减少损失,菜农们赶着制作盐渍莴笋。而当地不少农民专业合作社也积极为农户寻找销路,最大程度解决好农民“卖难”的问题。
  现场:
  莴笋价廉无人问津
  马井镇菠萝村、光华村等是什邡当地无公害蔬菜种植地,每年莴笋的产销量极大。受去年莴笋销售的行情影响,今年上述村种植莴笋规模依然没有减少,保持在上千亩左右。最近一段时间,是莴笋大量上市的季节,可是当地菜农、种植大户高兴不起来。
  “每斤才卖1毛左右,问的人都很少,销售困难。”菠萝村12组农户钟克俭说,往年春节大假,莴笋销售旺,价格在1元多,来收购蔬菜的老板接踵而至。今年相反,收购价格一降再降,目前每斤1毛钱左右问的人都很少。他家种了3亩莴笋,目前还有2亩约有12000斤等待上市。
  愁销路的还有光华村1、2组的种植大户黎志强。“如果到了4月初,莴笋还没有采摘,肯定会全部烂在地里。”黎志强说,去年与他人合伙承包1、2组200亩土地种植莴笋。当前正是莴笋上市的季节,上门收购以及电话联系前来收购的人今年很少,按照亩产6000斤算,约有1200000斤莴笋等待上市。而当天其仅销售了5000斤莴笋。
  西南商报记者沿着什马路走了一趟,看到的是大量莴笋在地里,前来收购的车辆却很少。
  原因:
  气候、需求、运输等左右市场
  “天气转暖,莴笋大面积提前上市,造成莴笋烂市。”黎志强说,其经营蔬菜种植、销售已经多年,形成了自己的种植、销售渠道。作为全国蔬菜种植大省的四川、云南,今年两地气候较好,莴笋成熟期均提前,同时上市“撞车”。
  什邡市大益蔬菜种植合作社副理事长曾昌太长期做着当地蔬菜的销售,其认为莴笋销售不旺与市场需求不旺分不开。曾昌太说,据其多年营销蔬菜的经验以及外地蔬菜收购商反馈的信息,作为莴笋等蔬菜消费大户的学校、企业放假直接影响了市场需求。
  运输成本增加也是重要因素。走访中,黎志强、曾昌太等表示,柴油价格直接牵扯到货运成本。不少货运司机表示,运输蔬菜赚取的利润很低,不可能亏本运输蔬菜。
  出路:
  加工成盐渍菜 四处找销路
  当天,在马井镇一些农户门前,一些菜农正在将采摘的莴笋削皮剔除叶子,留下干净的莴笋。“销往眉山,做盐渍莴笋。”菜农曾德琼说,与其让莴笋在地里变老或者烂掉,还不如低价卖给做盐渍莴笋的企业,减少损失。
  普通菜农说,一亩莴笋的生产投入在1000元左右,包括化肥、农药,人工除外。种植大户的生产成本稍高,每亩在2000元。按照亩产6000斤,0.12元收购价,每亩要损失300元左右。
  “让自己的人员出去找市场,找超市,洽谈销售业务。”黎志强说,再过10多天,如果行情还是低迷,销售不旺,将亲自带人外出找销路。曾昌太表示,本着替农户着想,合作社的人员已经外出找市场,“期望20天后,莴笋销售能有新起色。”
  援手:
  专合社积极组织蔬菜外销
  眼下,正值什邡市马井、回澜等镇莴笋、芹菜等蔬菜大量上市旺季,如何确保蔬菜顺利销售,确保农民利益成了什邡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迫在眉睫的大事。西南商报记者从什邡市供销社获悉,为切实解决农民“卖难”问题,避免菜贱伤农,什邡市供销社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当地蔬菜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多方掌握市场信息,建立拓宽购销渠道,帮助农户将蔬菜销往川内外各地市场。
  据介绍,近几年,随着当地莴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什邡市供销社积极引领筹建多家蔬菜种植、营销合作经济组织,努力助农销售增收,使其成为什邡市蔬菜外销的主导力量。
  马井镇金兴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卿开云告诉西南商报记者,今年全镇种植莴笋总面积8000多亩,产量丰收已成定局,可伴随着今年的蔬菜市场全国普遍性低迷,广大菜农不由得望菜兴叹。
  什邡市供销社有关负责人也介绍说,今年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反常导致莴笋提前上市、蔬菜市场供过于求,柴油价格过高加之马井元宵会期间运输不畅造成运力成本提高等综合因素是导致目前马井镇蔬菜特别是莴笋低价销售的主要原因。
  马井镇金兴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杨波也向西南商报记者透露,该合作社近段时间平均每天可组织莴笋销售60吨左右,主要依靠以往建立的供需关系和订单销售,销往成都、广元、乐山、重庆等市场,而往年销往青海西宁、甘肃兰州、陕西西安等川外市场的订单由于受西北市场供过于求、莴笋自身价格降低以及运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已取消。目前,马井全镇亟需销售的莴笋大约3000亩,另有约5000亩还将陆续上市,按每亩单产6000斤算,马井镇金兴蔬菜专业合作社、大益种植专业合作社、回澜镇西芹协会等10个种植、营销专合组织每天可组织约300吨莴笋外销,大约1个月内可将亟需上市的莴笋全部销完。据市场分析,另5000亩陆续上市的莴笋价格应有一定程度回调。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目前,马井镇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回澜镇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保证农民利益,正利用合作社原先的盈余资本对莴笋贴本进行收购;同时,本地的营销大户、蔬菜加工企业也在积极储备盐渍蔬菜,待市场回暖以后再行销售。什邡市供销社还积极引导和帮助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努力提高该市农产品的市场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注册 “什马牌”蔬菜、“南丰牌”西芹等多个农产品商标,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专合组织的竞争实力。
  什邡市供销社表示,现正积极通过电话和网络平台对全省实施农产品产销对接的30个兄弟县市加强联系,拓宽销售渠道,通过以上措施最大可能地挽回农民损失。马井镇各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还积极组织合作社社员参与流通,并筹建起专业合作社自身的营销队伍,设立营销窗口,建立拓宽购销渠道,促进蔬菜等农副产品流通销售,合作社营销方式的转变,最大程度地解决好农民“卖难”的问题,同时保护好广大农户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