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供销社充分发挥档案保密管理的历史价值作用,积极为单位排忧、为职工解难、为群众服好务,确保了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其工作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一是明确职责。区联社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人员负责机关档案保密管理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供销社档案保密工作的领导、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督工作;所属企业也相应建立领导机构,确定专人,狠抓落实。区联社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企业年终目标考核内容之一,严格奖惩。对档案保密管理工作中出现失密、泄密现象的单位和个人,给本单位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批评教育,并立即整改;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区联社将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严格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注重学习。该社认真学习《保密法》、《档案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保密工作概论》、《保密技术防范常识》、《关于重大国家秘密泄露事件典型案例》等理论知识及反面典型教材,不断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保密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感,做到常抓不懈。区联社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国家工作人员应遵守的十条保密守则、计算机管理制度等资料,每年在全系统对从事公文收发、档案、计算机操作人员开展1-2次保密法规教育,努力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保密法规意识。
三是真情服务。近年来,该社档案工作切实为系统内的干部职工及社员群众服务,有效地化解了全系统的一些疑难问题,树好机关为民办实事、解难事的文明服务“窗口”形象。2013年元月,原达县陈家乡新隆街居民王典六(原街道搬运工)的缠访事件,严重地影响了机关人员工作秩序。鉴于此信访问题的复杂性,在区联社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在区档案局查阅大量的佐证资料后,对当事人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有效平息了信访事件,确保了稳定。同年7月,档案管理人员耐心查阅了下属公司(原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职工贺某某的个人档案资料原件寄往成都市社保局核查,使该同志顺利地办理了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