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在达州市供销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供销合作经济健康运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市系统完成经营服务总额67.87亿元,同比增长23.6%,汇总利润总额2700万元,同比增长15 %,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5.56亿元,同比增长37.9%。“新网工程”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稳步推进、社有企业逐步壮大,供销合作事业呈现蓬勃生机,充分发挥了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村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市社被市委、政府表彰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信息工作被市政府办公室通报表彰;综合业绩、基层组织建设、财务、统计、业务等工作获得全省供销社系统先进。
一、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13年,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其中13户专业合作社纳入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打造2家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示范专业合作社、6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和1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新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122个、庄稼医院94个;新建、改造农村可利用垃圾乡镇回收站78个、村回收点608个;新增助农惠农取款服务点202个;在全市新农村综合体和新村聚居点内统一规范建设社区综合服务社46个;促进我市农民人均增收27.6元,同比增长17.4%;社团组织建设有新突破,成立了达州市农副产品协会,推动达州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农村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农资经营90%完成了连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基本实现户收、村集、乡转、县处理模式,富硒特色农产品正在建设统一的连锁门店,并逐步建立网购业务。
二、农业生产资料调控保障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落实化肥淡季储备制度、加强化肥市场动态监测、保障化肥诚信经营,切实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农资商品。2013年通过供销社渠道供应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57万吨,占我市农资供应总量的65%以上,完成政府化肥淡季储备6.69万吨,为稳定全市农资市场和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三、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积极推进。扎实抓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完善农产品产销对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鲜活农产品社区店建设,推进我市农产品双向流通,缓解农民卖难居民买贵矛盾。2013年,全系统组织20个专合社参与农产品产销对接;新建直供直销网店(点、超市)40个,新建农产品交易市场3个;设超市鲜活农产品专区30个,新建配送中心4个。实现鲜活农产品总销售额3.3亿元,实现融入重庆销售1.2亿元,促进我市农民人平增收27.6元。
四、重点项目建设活力增强。积极争取“新网工程”、再生资源回收、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产销对接等项目政策资金,大力推进供销系统重点项目建设。2013年,全市供销系统申报41个项目进入总社项目库、申报22个项目进入省级农发项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