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全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后,达州市各县(市、区)社迅速抓好贯彻落实。结合省社工作要求明确了目标、研究部署了工作举措,并分别向党委、政府汇报了会议精神及贯彻落实情况。现将各县(市、区)社贯彻落实省社工作会议的重点举措刊载如下,供大家学习交流,望切实抓好落实,形成你追我赶、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我市供销合作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达川区供销社:
1、加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与发展。加快成立达川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有条件的基层供销社在乡镇建立农合联和农合会分会,搭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平台。积极探索建立农协会,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2、打造农化服务亮点工程。巩固完善社区综合服务社108个,新建社区综合服务社11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个;巩固完善庄稼医院82个,提升改造6个;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个,新建3个。计划培育5—7个达川区特色农产品。
3、提升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服务质量。烟花爆竹配送额年增10%;抓好河市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建设,协助解决石板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拆迁等问题,加快建立达川区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坚持“一乡一策、因地制宜、分社为主、其他为辅”原则,广泛合作,广招社会能人,恢复重建乡镇基层社,力争2014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全区乡(镇)基层供销社建设工作任务,重点在石桥、管村、赵家、河市、麻柳等乡镇创建2—3个全国基层社标杆社,彻底消灭全区乡(镇)“空白社”;探索农村合作银行试点,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
开江县供销社:
2014年,恢复重建新型基层供销社5个,新(改)建社区综合服务社11个,提升改造庄稼医院6个, 规范建设专业合作社3个,升级改造再生资源和日用消费品网点各10个。
1、以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采取与全县新农村综合体及新村聚集点建设相结合、与“新网工程”建设相结合、与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相结合、与恢复基层社发展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档升级。
2、以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促进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提质增效。重点抓好全县“新网工程”升级改造,以七星农资公司为龙头,实现供销社农资连锁经营服务网络全县乡镇、村社覆盖率达100%;以吉星烟花爆竹有限公司为龙头,对全县180个经营网点按照“六统一”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利用开江县被评为四川省城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县的优惠政策加速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升级改造再生资源回收站10个,分拣中心2个。
3、以探索创新体制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基层社恢复重建。力争用1-2年时间,到2015年底实现在全县20个乡镇恢复重建基层社达到85%以上目标任务。
4、以典型示范带动为重点,进一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吸收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成为供销社的基层组织,并形成利益共同体。扎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如期完成任市红花蔬菜专业合作社实施的4000亩蔬菜种植基地改扩建工程。
渠县供销社:
1、继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标杆基层社、星级综合服务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综合布点、分批建设,完成市社下达的年度基层组织新建、升级改造目标任务。
2、继续深化“新网工程”建设。投资新建电子商务平台,升级商品配送中心,扩大连锁销售份额,发展农副产品直销点、扩大产销对接规模,进一步做强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传统产业,拓展新业务,不断扩大市场空间。
3、培育壮大社有企业。选定县农资公司作为扶持和培育的重点企业。由县联社指导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创新管理和经营模式,增强活力。
大竹县供销社:
1、推进基层组织建设。采取重建新型基层供销社或以强带弱、设立分社等形式,逐步消除基层社空白点。年内恢复组建17个新型基层社,乡镇基层社覆盖率达60%,到2015年实现全覆盖。
2、抢抓项目建设。加强与上级社和发改、财政、农口各部门及商务部门的联系,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扶持。完成大竹县益寿黑花生专业合作社300吨风味黑花生加工新建项目。鼓励企业开拓新业务,激发企业干事创业热情,县社将研究出台相关奖励办法,拿出一定资金奖励在业务上开拓创新取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
万源市供销社:
2014年,完成经营服务总额5.87亿元,新建农村综合服务社12个、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1个、发展专业合作社2个。重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力争新建农村基层供销社10个。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抓好南虹公司农副产品加工厂建设项目。建立健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3个、新发展农资农家店和烟花爆竹直营店1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2个,改造升级庄稼医院10个。抓好产销对接和融入重庆工作,实现万源特优农产品进超市、批发市场,力争农副产品市场交易额上亿元。
宣汉县供销社:
2014年力求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着力推进基层建设,在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基层经营体系建设、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二是着力推进社有企业发展,在新建社有企业、推进联合与合作、增强发展活力、强化监管上实现新突破。三是着力抓好项目建设,在项目申报储备、推进项目实施、规范项目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四是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在供销社运行体制机制、密切与农民群众关系、扩大服务规模、促进流通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五是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纠正“四风”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