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中,平昌县供销社立足实情,把县基企业分为五类,分类实施改造,致力推动整体发展。
一是强化关闭工作。争取政策资金及时补偿到位,组织关闭清算领导小组,合理分工,落实责任,组织攻坚,各个击破,力争年内全面关闭棉胎厂、渭泉酒厂、彩印厂等“五小企业”。
二是强化转换工作。组织人员多、负担多、债务多的直属企业,深度研究减人、减负、减债的途径和方法,挖掘潜力,在对企业实力资源实施有效保护的同时,加大低成本转换力度,争取用最短时间,完成对农资公司、复合肥厂、商贸公司等企业的“软着陆”改造。
三是强化龙头建设。同时运用资源重置、出资倾斜、股份合作等措施,加大对农土公司、日杂公司、贸易货栈等直属企业的改造力度,完善现代企业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综合实力,建成“五项业务”功能龙头企业。同时,注册成立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营建县域电子商务市场主体。
四是强化建设标杆基层社。按照规划,用三年时间,对双江、元山、得胜等5个实力较强的基层供销社,按照《四川省供销合作社标杆基层社标准》,独资完成五项业务片区网络调剂配送站,乡镇骨架网点,村级综合服务社的建设任务,全面达到标杆基层社功能条件。
五是强化恢复一般基层社。对镇龙、白衣、笔山等五个实力较弱的基层社,片区五项业务网络调剂配送站、乡镇骨架网点、乡村终端及村级综合服务社三级服务体系,分别按照控股、参股、加盟等方法,招商引资,联合兴建,实现供销合作社功能服务在农村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