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

百年品牌 六代磨砺—平昌县白衣供销社“大河嘴”风味鱼演进纪实

  • 时间:2015-08-19

  • 浏览:229

  • 来源:平昌县供销社

  • 作者:何秀平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大巴山千沟万壑在红色的巴中大地汇流成巴河和通河,两河在江口镇汇合后,途径白衣古镇,流向长江。风调雨顺的气候赋予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古镇大河嘴河面平直而又开阔,是古老的水码头,在热闹的码头上面有一个鱼作坊,已历百年,因技艺独创、制作独特,在成渝一带享有盛誉,文人墨客及商贾游客无不闻香下马,知味停车,这就是后来供销社注册的“大河嘴鱼庄”。如今,大河嘴鱼庄由第六代传人何桂英主厨,对鱼食品制作技艺发扬光大,烹饪艺术不断创新提高,推出“全鱼宴”,开发系列成品鱼,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为此,中央电视台10频道记者对“全鱼宴”的制作进行了探究采访,纳入“文明密码”节目《平昌风土情》的重要内容,白衣镇政府正在筹划“大河嘴全鱼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从民间作坊演变为白衣供销社“大河嘴鱼庄”已有60多年历史,为保护这门独特的烹饪技艺,白衣供销社始终坚持传人制度,实行单体运作机制,为鱼肴制作独门技艺的传授和掌门人的顺利过渡提供组织保障,促进鱼庄稳步发展,声誉经久不衰。为营造良好的经营服务环境,白衣供销社历史上对鱼庄进行了多次改造和重建,目前的“大河嘴鱼庄”占地360平方米、总营业面积720平方米。整个鱼庄分两层,第一层为营业大厅,可同时容纳200多人就餐;第二层设有6 个豪华雅间、三个棋牌室和休闲大厅,可同时供100多人就餐娱乐。鱼庄前后是宽敞的大坝,可容纳30多辆就餐车辆。

  “大河嘴鱼庄”秉承传统烹饪技术,充分利用自然河鲜和地方土特产品资源,综合运用炸、蒸、烩、烤、炒、卤、炖、熘等制作方法,已开发特色鱼菜品100多道,其中油炸鱼“麻杆”、风干鱼“牧童乐”、烘干鱼“渔家干粮”和“白玉汤”“白雾绿点”“千年渔家”“百寿丸”等著名菜品,选材精致,制作考究,型美味鲜,是顾客必点之菜。鱼庄最负盛名的“全鱼宴”,由一条鱼的鱼鳞、鱼皮、鱼血、鱼肝、鱼漂、鱼腩、鱼仔、鱼肠、鱼头、鱼排、鱼尾、鱼肉等不同部位,制作成20多道菜品,尤其是“黄金甲”“龙孙衣”“清水浴血”“清蒸红唇”“红白拖泥”“百千一口”“爽口一线”等菜品,制作工艺空前绝后,堪称古镇一绝。早在2004年,大河嘴鱼庄就走进了四川电视台《金土地》节目,曾多次参与市县组织的民间美食技艺大赛,参赛作品都以高超的烹饪技术和超凡脱俗的色香味型征服评委和消费者,夺得大奖桂冠,2014年获“全市十大名优小吃”称号,2015年7月走进中央电视台10频道《文明密码》节目,让更大的群体了解地方美食,享受舌尖上的美味。

  目前,平昌县白衣供销社正在谋划网上“大河嘴鱼庄”建设,计划在鱼庄开设体验店,借助县供销社区域性电商平台,开展网上营销,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