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竹县供销社以“全县强力扶贫攻坚率先精准脱贫规划”为契机,充分发挥服务“三农”职能,大力实施基础扶贫、产业扶贫、人才扶贫“三大扶贫行动”,为定点联系帮扶村——张家乡东风村脱贫致富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实施基础扶贫行动。把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扶贫攻坚的先导工作来抓,重点推进两大建设:一是加强道路建设。县供销社先期提供2万元帮扶资金,帮助该村规划建设一条1.2公里的通组道路,彻底解决3个村民小组900人的出行难问题,奠定致富之基。二是加强村级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寻求政策扶助和相关部门支持,加强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改善办公环境,为群众办事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二、实施产业扶贫行动。把传统的送钱送物资的方式与帮助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探索实行“供销社+村‘两委’+合作社”的三方合作模式,助力联系村经济发展。一是突出帮扶重点对象。年初捐赠化肥、种子等物资,保障困难农户春耕生产之需;安排专人为贫困户送去科技书籍、种养宣传资料,帮助指导其科学种田、科学养殖,解决缺技术难题;筹资20800元,慰问75户困难群众。二是发展专合社,增强带动力。鉴于该村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的状况,县供销社帮扶工作组会同村“两委”扶持培育村里的种养大户,组建土鸡饲养、生猪养殖、花生种植等农民专合社,并帮助他们搞好产业规划、技术服务和产销对接,通过专合社带动辐射助农增收。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点。立足该村实际,帮助引进适宜种植的特色花生和无公害辣椒,鼓励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并探索大田托管,在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促使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实施人才扶贫行动。通过选派驻村干部、积极鼓励创业、加强人才培训等方式,整合利用各方资源,推动联系村发展。一是选派一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田其义同志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半年来,“第一书记”坚持全工作日驻村开展工作,发扬“老黄牛”和“钉钉子”精神,与村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全面掌握村情民意、准确查找贫困原因、科学制定脱贫计划,努力争取扶贫项目,使扶贫工作打开了局面,见到了实效。二是派出驻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就地开展贫困人员创业专题培训讲座,将他们吸纳为专合社社员,贫困户除每年按股受益外,还可在参与生产、加工、销售各经营环节中获得工作待遇和二次返利,共享创业发展成果。三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会同就业局、农林局等部门,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农民因人施训,培养生产、加工、经营技术,目前已对100多名贫困人员进行了4次培训,有力提升了脱贫致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