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动态

达州市达川区供销社创新实施“12345”发展战略引领电商事业腾飞

  • 时间:2015-12-11

  • 浏览:248

  • 来源:

  • 作者:肖荔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今年以来,达州市达川区供销社紧紧抓住“全省县级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县”的良好契机,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供销社的指导下,先后到浙江遂昌、桐庐、嘉兴和四川泸县、青川、梓潼、崇州等地,考察学习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经验,按照全国供销总社提出的《县级供销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实施方案》“五个一”要求,结合全区实际,创新实施达川区电子商务进农村“12345”发展战略,全速助推电商事业腾飞。  

  追求一个宏伟目标。以达州市供销网优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为有效载体,把达川供销商城电子商务进农村经验推向全国,形成可复制的供销e家—达川模式。  

  搭建两条惠民高铁。甘肃成县县委书记说:“我们村村不能通高速路,那我们就建网上高速路,缩短城市与农村的距离”。一是搭建工业品下乡的网购高铁。把电商网店建到村,在每个村设置一个服务站,选聘产业发展好、组织能力强、计算机操作熟练的“土专家”、“田秀才”担任服务站站长,负责帮助村民在电商平台上代购产品、话费充值、缴纳水电费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搭建农产品进城的网销高铁。通过乡村电商网站,将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新鲜、绿色、生态、环保的农产品集聚起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直销到城市居民家中。  

  抓好三大平台建设。一是抓好电子商务区域平台建设。建立达川供销商城区域电商平台,与总社供销e家平台对接,目前对接已成功,试运行情况良好,很快就会投入正式运行;二是抓好电子商务乡村站点建设。全面建设乡村双代店,为农民代购工业品和代销农产品,充分借鉴淘宝天猫“双十一”,将1月8日定为供销e家“要发”(1月8日)乡村电商赶场节,或将1月11日定为供销e家“三要”(1月11日)乡村电商赶场节。(三要即:一要农民坐上网购、网销的惠民高铁;二要农村拥有供销e家的网上商城;三要农业实现产品进城的指间距离),打造川东北最具特色的乡村购物大舞台,最大程度激发农村有志青年网上创业,积极创建“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平台,为全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抓好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电子商务海e一条街和电子商务服务一幢楼。与海外产品代理公司合作,建设海外特色产品体验馆,让市民率先体验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并愉快地在电商平台上注册下单购买;积极打造电子商务孵化产业园,云集辖区全部电商企业,共同开创全区电子商务新辉煌。  

  建设四个服务中心。一是建设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选址达川区城市商业中心升华广场城市综合体租用800平米金铺建设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电商线下体验馆,汇聚全区优质特色农产品;二是建设网优电子商务营运中心。在升华广场城市综合体租用1560平米的一层楼宇,利用500平米建设网优公司营运中心,汇聚全区电子商务精英人才;三是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在升华广场城市综合体租用的楼宇中,利用300平米建设电子商务培训中心,汇聚全区电子商务有志之士;四是建设电子商务青年创业中心。在升华广场城市综合体租用的楼宇中,利用760平米建设达川区电子商务青年创业中心,汇聚全区优秀创业青年。  

  实现五个创新突破。一是在政务便民惠民服务上创新突破。依托达川供销商城平台,与全区政务服务中心相关窗口链接,实现群众网上办事,全面提升办事效率,充分满足群众需求;二是在农特产品培育包装上创新突破。编制农产品二维码,确保农产品生产看得见、质量在眼前。拟注册“梅之韵”商标,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商标,最大限度地展示全区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在电子商务跨境业务上创新突破。根据市场需求,主要在孕婴产品和化妆品这两大用户粘性高的产品上创新突破,通过与国际产品中国区域代理公司洽谈,有效解决供应链问题,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仓储物流及售后服务;四是在全民培训触网参与上创新突破。依托培训中心和体验馆分批次对系统企业管理人员、经营业主、村(社)干部和农民工进行全员培训,使农民在“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这两条流通高铁中获得最大利益,尝到幸福甜头;五是在线上线下营销业绩上创新突破。达州市供销网优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坚持“线上”“线下”双驱动,线上通过达川供销商城平台销售,线下根植特色农产品体验馆销售,优化传统模式,寻求发展新路,实现最佳业绩。  (肖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