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秋粮生产关键时期,河南、河北持续降雨,局部地区发生洪涝,给粮食生产带来威胁,农业农村部紧急调派专家,组成4个专家指导组,深入受灾地区实地察看作物灾害发生情况,对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实行蹲点包片,开展巡回指导服务,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专家指导组将深入抗灾救灾一线,进村入户实地了解灾情,指导农民尽快恢复农业生产,确保灾情一天不解除,专家组就一天不撤回。一是实地
(1)提供代耕代种服务。通过租赁等方式整合社会闲散机械设备60余台,选拔70余名技术能手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户提供田地翻耕、插秧播种等为主要内容的代耕代种服务。截至6月末,代耕代种服务面积达1800余亩。(2)提供“订单式”服务。组织60余名在测土配肥、冷藏烘干、储运加工等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与农民专合社、种植大户签订“订单式”服务合同,针对性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截至
“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让咱种粮人有底气。”河南省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杰言语间满是自豪,“俺们一个合作社就种了10万亩地,搁以前想都不敢想。”“稻花香、鱼儿肥,稻鱼共生,一田双收。”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牌口村种粮大户刘进良高兴地说,自从学会立体种养,稻田效益翻了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要以构建现代农
今年以来,攀枝花市供销社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盯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凝聚攻坚合力,创新工作思路,注重调研成果转化,多措并举认真开展调研工作,对在乡村振兴中供销社发挥独特优势积极作为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一是找准重点难点。加强对基层供销社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为农服务重点工作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盘活用好社有资产、基层组织资源等突出难点任务,将加强基层供销社建设、城市
近年来,乐至县供销社大力推进“12334”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创新开展“乐滋乐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创建“乐滋乐味”区域公用品牌,实施品牌化战略。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注册了“乐滋乐味”农产品公用品牌商标,出台了《乐至县“乐滋乐味”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乐至县“乐滋乐味”农产
自开展废弃农膜收集和处理工作以来,利州区供销社切实加大宣传、做好网点建设、认真落实工作方案,大力提高回收率,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利州区供销社优化改进废弃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民知晓度和回收率。一是优化回收体系建设。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工作,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优势,对全区所有废弃农膜回收站、点进行重新优化布局,完善提升回收服务功能,着力提高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