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

对四县供销社统计工作抽样调研报告

  • 时间:2013-08-02

  • 浏览:2002

  • 来源:信息统计处

  • 作者:信息统计处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近年来,我省供销社统计工作认真按照总社的《供销合作社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全面推进联网直报,在报表种类、填报指标、报表单位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统计任务。为了深入了解基层起报单位统计工作开展情况、规范统计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反映供销社改革发展成效,近日,由省社分管领导带领、信息统计处参加,随机到苍溪、三台、中江、金堂四县,通过现场查看原始资料与统计直报平台报表数据比对、统计人员操作电脑、与统计人员座谈、发放问卷调查等方式专题调研了统计基础工作。

    一、基本情况

调研期间,我们到了苍溪县社、苍溪县金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苍溪县东溪供销社、三台县社、三台县绿州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江县社、中江县富康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中江县永太供销社、中江县苦中康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金堂县社、金堂县日杂公司,对基层报表单位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填报、审核、汇总、上报等环节有了全面了解,对统计数据源的形成有了清晰认识。

(一)报表单位。四县共有648个起报单位(含县社),其中法人企业26个、基层社15个,专业合作社399个,社团组织204个,全部在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建立名录,实行直报。

(二)统计机构。四县社没有单独的统计股室,统计职能分别归并到业务、财会、办公室等股室。

(三)统计人员。四县有45个单位分别配备了1名专兼职统计人员,占报表单位的6.94%,603个单位没有固定统计人员,占报表单位的93.06%。45名统计人员从年龄构成情况看:55岁以上10人,46-55岁18人,36-45岁12人,35岁及以下5人;从学历情况看:高中及以下32人,大专13人。

(四)报送方式。38个单位独立联网直报,占报表单位的5.9%;374个单位通过电话、纸质报表等方式向县社报表,由县社统计人员在联网直报平台代为直报,占报表单位的57.7%;236个单位由县社科学测算其报表数据代为直报,占报表单位的36.4%。

(五)办公设备。38个报表单位配备了电脑、打印设备和互联网接入线路,其余单位无电脑不能上互联网。

    二、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部分单位没有配备统计人员或统计人员不够稳定。648个起报单位中,只有45个单位配备了专兼职统计人员,在这45个单位中,有6个单位统计人员为年内接手统计工作。由于统计专业性较强,统计人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熟悉统计工作。统计队伍不够稳定,统计人员不能很好理解统计制度,常常因指标理解有误或责任心不强造成报表数据出现差错。二是统计人员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偏低。 45名统计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有5人,占全部统计人员的11.1%。28人年龄在46岁以上,占62.2%。高中及以下32人,占71.1%。

(二)联网直报办公设备缺乏。648个报表单位中有610个单位未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不具备统计联网直报基本条件,占全部单位的94.1%。不具备直报条件的单位把报表数据报送县社,由县社代报。

(三)县社审核分析职能不强。县社作为统计报表审核、汇总、上报的第一道环节,对保证报表质量具有重要作用。4个县社均未使用离线软件,审核工作还只是直报平台的常规审核,对表间审核,离线软件审核、漏报单位审核、数据增长异常审核等操作不熟悉,不能及时发现数据差错。部分县社统计工作仅限于报表常规审核、汇总、上报以及对部分起报单位代报报表,缺乏对报表数据的综合分析,不能充分发挥统计工作为领导和业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的重要作用。

(四)统计报表流程不够规范。一是部分单位数据收集困难。部分企业、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对统计工作不够了解,不够重视;个别基层调查单位存在重经营管理,轻财务统计核算工作的现象,常常不能按时报表,需要县社统计人员多次催报。一些按制度规定应纳入填报范围的报表单位(部分指导关系企业以及边小微承包门店)甚至不报表,为了保持报表数据的连续性,这部分单位数据常由县社统计人员通过向业务人员了解、依据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测算,加重了县社统计人员工作负担。二是部分单位报表原始资料整理、保管不到位。一些单位通过电话收集门店数据,不注意保存原始资料,没有健全的统计台帐,造成报表数据来源缺乏依据。

三、今后工作思路

实地调研结束后,分管领导组织信息统计处专题研究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并提出了要求。

(一)加强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各级供销社要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重视、关心和大力支持统计工作,认真研究解决统计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把统计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各单位要为统计岗位配备责任心强,懂电脑,肯钻研的复合型人才,并保持统计人员相对稳定和配备必备的办公设备。报表期间,要给统计人员足够的报表时间。

(二)加强统计工作机制建设。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级供销社统计工作职责和任务,狠抓督导检查和落实。一是健全统计工作审核机制。各级供销社统计人员,要认真履行审核职能,及时发现报表错报、漏报行为。县级社作为报表汇总审核的第一道关口,对确保报表数据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县社统计人员要全面掌握各种报表审核手段,准确找出数据错报、漏报单位,及时指导报表单位进行修改。二是建立健全督导检查机制。各级供销社统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单位统计基础工作的调查研究,检查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档案、统计指标报送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基层统计报表一定要做到资料齐全、手续完备,数出有据、真实可信。对上一年度的各种统计报表资料,要按照规定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建立和登记好统计台帐,使统计工作走向规范化。三是健全业务培训机制。统计工作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要求较高。各级供销社要组织、督促系统内统计人员参加所在区县统计局组织的统计人员从业资格培训学习,做到依法持证上岗统计;组织统计人员参加所在区县统计局开展的统计继续学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技能。同时,各级供销社要按照“下培一级”的原则定期做好所属单位统计人员的供销社统计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对统计制度的理解能力、对联网直报的操作能力,对离线软件的操作能力,把好数据质量关。四是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各级供销社统计部门要加强与领导和相关业务科室的信息沟通,主动从相关科室收集供销社业务发展情况数据并和统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报表数据定案后及时把数据提供给领导和相关科室,充分发挥统计具有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

(三)加强统计数据分析。做好每月报表填报、审核、汇总上报,仅仅是完成了统计基础工作,要充分发挥统计工作效用,必须加强统计数据分析。各级供销社,尤其是市(州)供销社,要充分利用报表数据,通过各种数理统计分析手段,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变化和供销社重点工作做好统计分析,判断经营发展趋势,提出潜在经营风险,甚至在综合数据与实际情况、征询前方经营人员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经得起检验的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和建议。

             (章利峰  唐波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