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服务

四川省广元市供销社四措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 时间:2020-05-09

  • 浏览:2601

  • 来源:广元市供销社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供销社系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多次专题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对于复工复产的企业,经常保持联系沟通,分层级制定“一企一策”方案,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按照“五到位”(督导服务到位、各类防疫物资到位、管控监测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宣传培训到位)的工作要求,保障复工复产有序开展。

二是发挥社有企业作用,切实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全系统经营网点践诺“不关门、不涨价、不脱销”的市场保供工作,利用社有企业、城乡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点和综合服务社及时调配生活必须品和疫情防控物资。尽力帮助农产品生产,解决“生产难”问题。广元供销农产品集团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加工企业提供大豆100吨、小麦260吨;采购玉米300余吨直供土鸡养殖户,保证了鸡饲料不断档。全力保障农产品供给,解决“供给难”问题。广元供销农产品集团正月初三就开始全天候营业,并积极联系供货商采购储备大米100吨、面粉50吨、菜油50吨、猪肉70余吨,其他优特农产品10000余件,保证农产品充足、丰富。同时和广供天下电子商务公司联合推出“网络订购、同城配送生活消费品”业务,确保居民采购农产品不受影响。努力促进农产品销售,解决“销售难”问题。广元供销农产品集团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剑门关土鸡、鸡蛋销售。目前,公司已与成都老邻居等10家公司正式签订合作协议,预计今后月销土鸡3万只以上。广供天下电商公司通过打造自有电商园区,运行“四川扶贫”和“广供天下”电商平台,加大农产品网上销售力度。全市供销社系统疫情防控期间共销售蔬菜2386.90吨、水果908.05吨、肉禽蛋668.82吨、米面粮油2457.11吨,充分保障市场供应。尽力促成农产品产销对接,解决“对接难”问题。目前,市供销农产品集团与全市大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食堂达成销售协议,与昭化宇汇农业开发公司等3家企业签订原料供应和产品总经销合作协议,与剑阁雅娴食品等4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三是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切实保障春耕生产工作。广元市供销社系统在农资保供稳供方面,切实了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积极做好农资供应,确保货源充足、价格稳定、质量过关。全市供销社系统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积极组织农资商品。全市系统一季度储备化肥43000吨、农药580吨、农膜480吨,确保不断档、不脱销,保障了化肥储备供应到位。采取农资经营企业直接向生产厂家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从源头上确保农资商品的质量。建立健全进货验收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进货台账制度和销售台账制度,有效杜绝假冒伪劣农资进入供销社经营网络。协调交通运输部门,畅通农资配送车进村通道。对农资需求量大的及时派车配送到家,对需求量小但不方便来店的,采取化肥农药农膜多品种、沿途多家门店统一配货配送。全市系统一季度销售化肥20000吨、农药450吨、农膜335吨,有力保障了全市农资市场供应和春耕生产用肥,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

四是不断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助力广元现代特色农业“7+3”产业。充分发挥社有企业的带动作用,各级社有企业主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我市现代特色农业“7+3”产业体系,在基地建设、冷链物流、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与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的紧密联结,向下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经济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持续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围绕我市现代特色农业“7+3”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基地,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领办力度,引领、带动和指导小农户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和流通销售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不断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推动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藤椒、肉牛、猕猴桃、海椒、高粱等产业,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按照“产前垫资、产中服务、保底回收、按产分成、二次返利”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进行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最大限度让利于农民,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市农资集团、朝天区供销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9000多家农户发展藤椒产业8万余亩,并将藤椒全部回收加工,回收加工率达100%。市农产品集团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养殖大户融合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带动农户养殖肉牛,年出栏2万头以上,同时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招商推荐,建设肉牛加工企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