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

巴中市平昌县供销社四种形式建成三级基层组织25个

  • 时间:2021-09-08

  • 浏览:673

  • 来源:平昌县供销社

  • 作者:何秀平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平昌县供销社始终坚持以全面恢复基层服务体系为抓手,以开展职能服务为目标,努力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截至八月,新建和改造镇级供销社16个,新建村级供销社4个,培育星级综合服务社4个,建成“三社融合”试点示范社1个,发展新社员2580人,县供销社系统“6+1”业务全部引进门店,使基层供销社悄然回归于农。

一是集结资源,独资建社。对有场地、有门店的镇,依法终结租赁,收回资产,按照城镇建设标准实施改造,添置现代营销设施,建成镇级配送服务骨架店。依照供销社组织建制选派经理,委派单独核算会计,确定生产资料、庄稼医院、工副食品、农副产品带头人,融入系统商品购销流转计划,在辖区开展职能网络服务,让供销社服务职能惠及农业产业和群众生产生活。

二是整合职能,合作建社。对资产劣势的镇,以服务三农共同的职能指向为纽带,与交通、邮政、商务部门合作,充分利用行业政策性资金,平均出资,合力打造为农服务联合部,使镇级供销社应运而生。各职能业务专人经营,统一管理,形成集交运、物流、电商、购销服务功能于一身的“农联体”,真正解决农产品进城“开始一公里”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是转换加盟,参股建社。对既无规模产业、又无经营条件的村,引入个私业主加盟供销社,供销社参股或控股注入资金,改造门店,增加服务门类,扩大经营品种,增设服务人员,办成村级供销社或综合服务社。同时,按照行政村幅源大小,在人流相对密集的居民点就地改造或新建2个以上便民服务店。

四是依托产业,融合建社。对有规模产业项目、有经商条件的行政村,以“三社融合”的方式建设村级供销社和星级综合服务社。今年,县社选择邱家镇鹿山村作为“三社融合”建社试点地,通过鹿山村集体资产合作社、茶叶和蓝莓专业生产合作社、云台供销合作社的协同作战,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将在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