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珙县首家村级供销社在罗渡苗族乡王武寨村正式成立,是县供销社推进自身综合改革的需要,也是融入农村、服务“三农”、聚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践。
由原槽门、楠木、炮房三个村于2019年合并成的王武寨村,是珙县苗族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自然人文底蕴厚重,是国家非遗“苗族蜡染”发源地,苗族古歌、芦笙文化和跳花山名声远扬,曾先后荣获四川省“传统村落”、省级“四好村”等殊荣。目前该村正聚焦苗家新蓝图,凸显田园山水·苗韵致美主题,预计投入1000余万元,“多点连片”建成荷花池农家休闲山庄、生态农耕体验园、花山场苗文化体验馆等文旅项目,以及因地制宜发展生猪、肉牛产业以及红苕粉条农副产品加工等,发展势头强劲。此次成立的王武寨村供销社,旨在村“两委”及村供销社的引领下,通过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收购及销售、开展文化旅游休闲服务、农资配送、技术咨询、农民培训、苗族蜡染推广、苗族古歌和芦笙文化传承、劳务输出等,密切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和农户的关系,充分盘活农村各类资源。比如规范土地流转,盘活闲置土地、摞荒土地等,实现规模化发展,缓解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做大做响文化旅游和农副产品系列的“王武寨”品牌,引领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助力更多苗族同胞实现共同富裕。
为促进村供销社的发展,县供销社主任赵永兰说,一要健全制度。结合村情实际,继续建立健全村供销社现代企业组织体系,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成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健全、运作规范的村级供销社,边试边闯,力求更规范更有效地发展农村产业。二要办好业务。要紧紧围绕为农服务根本宗旨,紧密结合本土农业产业实际,通过村社共建、社社共建等方式,广泛吸纳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民加入,充实和壮大农村供销社经营队伍和管理队伍,做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要引领示范。在“村‘两委’+村供销社+农户”的运作模式下,进一步加快把王武寨村供销合作社办成功能完备、发展强劲、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的新型标杆示范基层供销社,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继而推动全县村级供销社建设加快发展、全面开花。
成立大会上严格按照程序审议通过了《宜宾市珙县罗渡苗族乡王武寨村供销社工作报告》《宜宾市珙县罗渡苗族乡王武寨村供销社章程》和相关决议。选举产生了村供销社第一届理事会、监事会。
罗渡苗族乡分管领导,县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映甫和县惠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等参加了成立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