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

绵阳市梓潼县供销社落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化“三个变”

  • 时间:2021-11-25

  • 浏览:936

  • 来源:梓潼县供销社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为用好“前半篇”改革重大成果,梓潼县供销社在党组书记、主任华崇勇的带领下,上下齐心,主动作为,立足实际,紧盯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任务,抢抓两项改革和乡村振兴发展机遇,依托“两条路径”,全面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激发内生潜力、提升发展质量。

创新思变,提升基层供销社建设质量。根据《绵阳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关于建设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的试行方案》(绵市供发[2021]29号)文件要求,在汇聚资源要素、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供销平台信息及政策的前提下,创新基层社建设模式,“变四为五”,在市、县、镇、村四级共建的基础上增加各片区中心社,形成五级共建模式,进一步增强为农服务能力。目前已完成许州、黎雅、观义、仁和、城关等5个片区6个村级基层社创建工作,同时改造提升薄弱或者相对薄弱乡镇供销社3个,服务能力、群众联系力度得到显著增强。

科学应变,提升供销社服务能力。针对农业发展、产业结构、供需关系的新变化,坚持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积极发展土地托管、会计记账、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等服务,并拓展农村产权流转衍生服务,发挥农村产权评估、担保抵押、融资等功能。为进一步提升农民农业技能,组织开展农业职业技术集中培训,共培训35人次。同时依托“三社”融合试点,建设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加工、预冷设施配套建设,发展产地交易市场,线上线下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现代流通水平。

主动求变,提升供销社服务形象。围绕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主动与各单位协调对接,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在农业生产资料集中采购、农产品营销、再生资源回收3大主营业务的基础上,逐步配齐金融、保险、便民公益等业务。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供销合作社的经营服务优势,引导企业、专合社与村、镇(乡)合作力度,因地制宜,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切实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擦亮供销社的金字招牌,同时在改造提升阵地环境和配套设施的基础上,统一设计外观色调、宣传标语、规章制度,实现全县供销社系统网络体系建设整体提升,在乡村振兴建设中体现“供销美”。目前,县供销社因地制宜,已完成10个基层社示范社建设、5个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培育等工作。

梓潼县供销社积极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各项任务,充分发挥供销平台信息及政策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个私业主在场地、人才和市场等资源方面的优势,通过创新思变、科学应变、主动思变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