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指示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围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
近年来,作为农资供应、流通主渠道,各地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农”中充分发挥作用,加快建设顺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契合农民生产服务需求、发展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各地党委政府也纷纷整合资源,推动供销合作社下沉乡村,服务农民,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辽宁:“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供销牵头、市场运作”打造“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 按照“党建引领、政府主导、供销牵头、市场运作”构建思路 2023年7月 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喀左乡村振兴为农服务中心正式开业 经过半年的运营 这个“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平台 正彰显出“大合作”的蓬勃生命力 喀左县供销合作社也在“大合作”的推进与完善中 重获改革发展动力 喀左是农业强县,近年来荣登“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等各类示范名单。2021年,该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户数达到46户,预计到“十四五”末,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县特色种植基地将发展到26万亩,设施农业发展到5万亩,牛、羊、蛋鸡、肉鸡饲养量分别达到40万头、90万只、800万只和6000万只。可以说,喀左县已经驶入了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快车道”。 一边是快速崛起的农业龙头企业,另一边是仍广泛存在的小农种植养殖方式和低效流通方式。虽然喀左县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963家,但小合作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产品品质、流通效率、科技创新、绿色生态、职业农民等全方位的需求。 建设乡村振兴为农服务中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县委、县政府决策议程——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必须要有“大合作”,而“大合作”需要顶层设计、整合资源、高位推进。 2023年3月起,喀左县政府牵头,整合喀左县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局及龙头企业等各方资源开始筹建乡村振兴为农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建设由县政府牵头拿总、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县供销合作社占30%股份和县国有企业禾原集团占25%股份联合控股,辽宁双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喀左伯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喀左乌尔苏生态牧业有限公司等三家民营企业分别占股15%,共同创办喀左乡村振兴(汇鑫)为农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作为乡村振兴为农服务中心的运营主体。 为农服务中心重点设计三项服务功能“畅通农资‘下行’、做优农产品‘上行’、统筹资源做好‘平行’”。围绕三方面功能,为农服务中心下设了养殖事业部、种植事业部、电商事业部、乡村振兴产品事业部、新农人培训事业部、农业大数据中心和社区食堂等业务板块,切实解决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 福建:“政府推动+专项资金+资源整合”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让革命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福建省松溪县委、县政府引导推动多方力量和各种资源 下沉乡村、服务农民 在农村商贸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工作中 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 形成了资源整合协同效应 为恢复供销合作社基层服务网络,争取福建省“保供促销工程”专项资金成为了松溪县供销合作社的破题之道。 郑墩供销合作社社企改制后,资产破旧闲置,资金周转困难。松溪县社向福建省社、南平市社争取“保供促销工程”试点项目,有效盘活郑墩供销合作社的旧资产,在此基础上建起省级惠农服务中心。 随后,这种三级联动改造升级保收益的模式先后在茶平、城关、溪东3个基层社复制推广。 在推进基层社分类改造中,相较改造薄弱社,让“空壳社”起死回生的难度更高。松溪县委、县政府成为关键推动力。松溪县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与盘活处置乡镇闲置国有资产相结合,让供销合作社健全经营服务网络、夯实为农服务阵地成为可能。 旧县供销合作社为无房产、无人员、无业务的“三无”空壳基层社,松溪县社与县交通运输局签订共建协议,交通局免费提供旧县客运服务站闲置场地,旧县供销合作社以此为基础建设市级惠农综合服务中心。旧县供销合作社的重建惠及旧县全乡乃至与之相邻的浙江庆元县的8500多常住人口,为松溪县南坡湾生态合作社等3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农产品生产、销售等服务,探索出一条“空壳社”与其他部门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溪东乡供销合作社借鉴此模式,与乡政府合作利用林业站闲置资产建设市级惠农服务中心。 2023年6月,松溪县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并明确,将松溪县城投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松溪县城市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所属两个地块产权划拨给供销合作社作为基层阵地使用。这解决了最后两个无阵地的“空壳社”问题,实现了全县8个乡镇基层社全覆盖,为供销合作社在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致富、繁荣城乡经济中担当起更大责任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西:“政府出资+供销合作社监管+社有企业实施”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模式 没人管、没钱管、难管好 是当前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 管护面临的难题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探索 “政府出资、供销合作社监管、 社有企业实施”模式 保障了全区农田水利灌溉 和粮食生产安全 同时有效提升了 基层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水平 章贡区现有修建的小型水库9座,1万立方米以上的山塘11座,全区无大中型灌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点多面广、小而分散,有效灌溉面积6.54万亩。针对这一情况,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章贡区出台了《章贡区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管理办法》,委托章贡区供销合作社承担全区农田水利设施维养、管护工作,破解农田水利设施“没人管、没钱管、难管好”等现实难题。 为切实抓好这一工作,章贡区社及时出资成立了赣州金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具体实施农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形成了“政府出资、供销合作社监管、企业实施”的模式。公司采取“统一签订管护合同、统一运行管理标准、统一专业化管护”的运行机制,通过成立专门服务机构、组建专业维养人才队伍和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有效提升了公司维养水平。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以前无人维养、管理的水渠水道和山塘水库,全部恢复通水、储水、灌溉功能。 责任编辑: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