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全国两会的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讲述了“余村的故事”。余村位于浙江西北部,村子虽小,名气很大,曾获评“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称号,也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考察安吉余村时,首次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短短十多年,余村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的样板。
“村里老人已经习惯到供销共享食堂去用餐,方便、卫生,还便宜。”汪玉成告诉记者,2021年,安吉县供销合作社投资组建余村供销合作社,并对原老旧房屋进行改造,建设了余村供销共享食堂。2022年6月,余村供销共享食堂开业,面向60岁以上年老体弱人群、空巢老人、行动不便群众以及残疾、低保、特困人群进行补贴,提供质优价廉的一日三餐。
“大食堂巧做千家饭,供销合作社温暖万人心。”在余村供销共享食堂外,温馨的标语很是醒目。食堂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20余人就餐。“供销合作社负责运营、免费配送等,村集体提供部分用餐补贴,60岁以上群众每餐补贴10元,70岁以上每餐补贴11元,90岁以上免费用餐。”汪玉成介绍。
此外,食堂还为引进的创业大学生用餐提供20%优惠支持,为本地企业员工提供保本微利配送餐服务,为现(退)役军人、环卫工人、快递人员提供打折或免费就餐服务,为会务、集体活动提供工作餐保障。截至目前,余村共享食堂累计接待堂食顾客2.4万人次,累计完成上门配送8700份,落实政府养老助餐补助21.3万元,受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我们希望供销合作社能发挥流通优势,将村里的农产品带出去,将商超开进来,更多参与到农村建设上来。”汪玉成说。
供销合作社积极融入当地乡村振兴建设。记者了解到,除了参与农村养老事业,余村供销合作社还结合本地特色,建设“体验+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综合展厅,引进本地优质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进驻展示、销售。同时,建设了5G直播室,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免费的直播带货活动。截至目前,余村供销合作社与5家茶农签订合作协议,签约茶山400余亩,开发出“余村人家”系列高山茶,年售高山茶5000余斤,带动本地农民年增收30余万元,成为引领村民闯市场的“新引擎”。
今年,汪玉成带来了关于“推动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尽快纳入国家CCER体系”“以全域运营为先导,以综合园区建设为载体,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先行示范”等多条关于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谈及未来,汪玉成表示,余村还将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向着乡村全面振兴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