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动态

“白茫茫”变“金灿灿” 盐碱地里麦花香

  • 时间:2024-06-18

  • 浏览:440

  •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开镰!” 6月初,在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田,3台小麦联合收割机一字排开共同作业,田间新增的农业四情监测站正动态实时监测虫情、墒情、苗情、灾情……从“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到丰产丰收有望,盐碱地正在综合利用的探索中展现出新面貌,升腾起增粮起仓的新希望。

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片麦田考察。他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作为我国重要的潜在耕地资源,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全国盐碱地面积在2019年底已达11485万亩,在盐碱地上攻克“十年九不收”等难关,事关保障中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

回应总书记“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的殷殷嘱托,河北省正多措并举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工作。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沧州市供销合作社也以促进盐碱地适度规模经营等手段积极参与其间。图片

“科技感+标准化”

规模化经营搭台聚能

麦田边,沧州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洪青正聚精会神盯着联合收割机工作,“‘三夏’农忙时节需要抢收抢种,这些联合收割机采用双筛模式,应用了多项减损关键技术,一天可以收割200亩麦子,可以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粮食损失率。”

我们搭建的云平台红色供销云上线了农机联盟板块,可以实现优质农机的跨区域调用,以先进的生产力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旱碱麦颗粒归仓。”沧州市社合作指导科副科长高新海介绍。

图片

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田,联合收割机正在作业。

据了解,沧州市社通过推广以盐碱地区域为重点、以生产托管为抓手、以村社共建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构建盐碱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盐碱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承接和实施盐碱地土壤改良项目、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

“盐碱地综合治理是个系统工程,土地集中托管后便于形成规模化管理,利于标准化种植的推广,也能够为后续科研试验提供平台、做好配套服务。”高新海说。据了解,聚焦盐碱地土壤改良、提高单产等目标,河北省科学院的沙漠微藻改良盐碱地技术等多项新技术实验正在这块土地上分区进行,项目完成后,预计将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提高农作物产量。

图片

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麦田,收割机将麦粒送往运粮车。

规模化管理后的麦田成为科技唤醒盐碱地生产力的培养皿,也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去年10月,我们后仙庄村委会与沧州市社全资企业签约,把旱碱麦核心区大约300亩土地进行了托管。”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托管后,我们不用再操心田里的事情,由企业负责保证产量,省心省力的同时收入还有保障,空出来的时间还可以外出务工,丰产又丰收。”

以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纽带,聚集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提高旱碱麦单产;以规模化管理促进盐碱地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提升科技含量……盐碱地发展正加快步伐融入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

“老味道+新特色”

产业链布局赋能提效

凝水、筛面、制酵、揉面、捏形……沧州市社社有企业沧州新合作供销商贸有限公司的面花生产线上,旱碱麦面粉在18道工序中以面生花,在铺满麦秆的蒸笼中愈发筋道可口、香味扑鼻。

“过去我们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的时候才会吃到面花,现在寻常日子也能尝到这些老味道了。”沧州新合作供销商贸有限公司刘静指着展示台上五颜六色的十二生肖果蔬面花说,“我们还根据市场设计了各式各样的礼盒装,如今也成了紧俏货。”

图片

沧州市社社有企业沧州新合作供销商贸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制作面花。

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除了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外,还需让旱碱麦产业迸发出蓬勃活力。面花在将传统与新潮融聚一体的同时,正以更高的附加值为盐碱地发展带来新动能。

在沧州市社沧州伴手礼商贸有限公司的面粉厂,三七正被打成汁和入面粉中。“三七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我们正在尝试将三七和旱碱麦面结合进行加工,提高面粉的营养和市场价值。”总经理王奕霖介绍,“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创新,将旱碱麦面粉打造为沧州的明信片,成为人们出游的伴手礼。”

图片

沧州市黄骅市供销合作社控股企业黄骅市供销农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旱碱麦产品。

打响旱碱麦知名度,畅通销售渠道是关键。

“这是五斤装,还有三斤装、家庭装等不同的面条系列产品。”在沧州市黄骅市供销合作社控股企业黄骅市供销农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刘俐对各式产品如数家珍,“我们在2019年注册了‘骅乡情’品牌,开始生产旱碱麦系列产品。在包装方面我们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进行了区别设计;在销售渠道方面,我们在线上搭建了微商城并通过各种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在线下联合了130余家农村电商服务站,横向联系基层社、农资网点,将特色产品销往全国。”

围绕旱碱麦的价值提升,沧州市社系统正从文化传承中挖掘市场潜能,从产品创新中开拓市场蓝海,从品牌推广、畅通渠道中寻求更多市场可能性。

责任编辑:张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