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供销+农业生产。立足破解“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难题,引导有条件的各类涉农经济组织进入农业生产领域,共同承接代耕、代种、代防、代收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切实提升全县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截至目前,全县7家基层供销社进入了全省服务主体名录库。
二是供销+寄递物流。巩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强县”培育成果,积极融入“金通工程”省级样板县建设,围绕“县级物流集散—乡镇物流中转—村物流终端”三级物流共配网络体系,合作共建“金通.电商邮快驿站”80个,有效打通了农村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最后一公里”。
三是供销+政务服务。积极拓展基层供销社服务范围,与县政务服务中心自主开展“供销+政务服务”试点,积极推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与供销网点共建共享服务阵地、“双向”叠加服务内容,逐步推进政务服务高频办理事项入驻供销网点,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与供销业务增值赋能。目前,已布局建设“供销+政务服务”网点2个,基本实现农资采购、惠企政策咨询等服务“一站式”完成。
责任编辑:张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