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和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内江市资中县整合各类资源,实施整县推进“政务服务+供销”工作,全面推进为农服务和政务服务功能双向叠加、事项双向进入。今年以来,资中县建成“政务服务+供销”点位392个,服务企业、群众40万余人(次),促进村集体经济及农民增收1000万余元,为实现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探索出一条改革发展新路径。
“阵地”融合,拓宽“助农”广度
资中县供销社和县级行政审批部门采取盘活闲置资产统筹改建、引入社会资本合作新建、便民服务中心(站)叠加共建“三建并举”模式,建成以四川资中供销为农服务产业园“一站式”县级服务平台为龙头、“嵌入式”镇级服务驿站为支撑、“共建式”村级服务网点为基础的“政务服务+供销”服务体系,实现了“助农”服务县域全覆盖。一是县级“一站式”集成服务。充分考虑资中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将辐射西南的四川供销为农服务产业园作为县级“政务服务+供销”集成服务的领头羊,重点围绕园区全产业链条发展需要,建设园区企业服务驿站,集成提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信息咨询、物流运输、电商销售、要素保障服务等256项,充分实现了“办事不出园”“园区事园区办”。二是镇级“嵌入式”合作共享。在33个乡镇为农服务中心开设便民服务专区,叠加帮办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因地制宜叠加提供医保、社保、水电气缴费等高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就近办、家门口办”;在2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开设供销服务窗口,因类因需叠加提供农技培训、农资购买、农产品销售等供销服务,切实将便民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农服务“一站式”办事服务中心。三是村级“共建式”融合发展。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基础,采取共建基层供销网点、叠加供销服务等方式,将供销服务整合到全县36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有效拓宽助农阵地服务圈。目前,全县共成立村级供销服务网点124个,其中“三社”(县供销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合作新型社18个、农村综合服务社106个。
“服务”融合,提升“便农”温度
依托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供销”服务平台,收集农户培训、供给、销售等需求,县供销社联合县级行政审批部门每月召开供需信息会议,定期研判整合,明确服务内容。一是夯实基础服务。围绕高频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和供销业务,梳理“政务服务+供销”服务事项清单72项,组织基层供销社、便民服务中心分类分批开展业务操作培训,实现工作人员既熟悉农资种类、市场行情,也懂政务操作流程、办理条件,推进清单内事项业务融合,工作人员熟练能办、农民群众方便好办。目前,已完成镇级服务驿站综合业务培训7批次57人、村级服务网点16批次843人。二是提供定制服务。在便民服务中心(站)通过线下农特产品展销专区和线上网络直播带货,开展本地农特产品宣传销售,制作农产品售卖二维码,实现血橙、冬尖等农特产品“一码溯源、一码销售”;根据农户种植规模需求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个性化定制销售,依托便民服务站,建立农资销售配送体系,群众到便民服务中心(站)购买,即可享受“一链配送”到家服务。三是共建服务机制。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机制,便民服务站指导群众线上“直接办”服务事项53项、线下“帮代办”服务事项306项,因村提供农资供应、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供销服务事项28项,切实给群众带来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服务体验。2024年以来,村级线上线下办理政务事项13万余件(次)、供销服务5万余件(次),其中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6500余亩,复耕撂荒地1400余亩。
“功能”融合,增强“惠农”力度
建立县级部门系统联动机制,整合各类资源,建成政策服务、农资展销、农产品流通、就业服务、金融服务、安全生产等多个功能区,有效支持了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一是做强农资供应。通过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供销”服务体系建立农资需求信息收集窗391个,推动农资企业与专合社等67家农资经营主体达成合作协议,全面推行“订单式+配方式+上门式”服务模式,今年以来通过“政务服务+供销”服务模式供应化肥756吨,农户平均节约成本2000余元。二是做大特色产业。围绕资中血橙产供销上、中、下游产业链,将血橙种植、运输、销售全链条涉及的流转土地经营权审批、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6个审批事项集成为1件事,制定跨区域办事业务标准和操作规程,形成“血橙种销一件事”套餐服务。目前,已引导77个基层社、专合社建成标准化果园3.08万亩,新改建血橙冷藏(冻)库114座,推动资中血橙优果率从不足5%提高到15%;推动5个镇村基层供销社与3家优质渠道商签订资中血橙销售协议,去冬今春共代销血橙1.37万吨,销售总额2.37亿元;注重联农带农增收致富,联带小散血橙种植户300余户,帮助亩均增收2000元。三是做好就业服务。顺应企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开设就业服务专区,结合全县重点企业暨招商引资项目用工保障工作,与县人社局、县域内重点企业建立定期联络机制,及时互通用工、求职信息。今年以来,累计发布用工信息6200余条、帮助农民就业2600余人,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和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00余人次。
责任编辑: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