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动态

领积分 兑年货 看社村合作新场景

  • 时间:2025-02-13

  • 浏览:136

  •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上联——笔走龙蛇书福字,下联——梅开庭院报春声,横批——金蛇迎春!”

走进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众安桥村,“谢家供销社”院内茶香袅袅,飞檐斗拱间尽显江南水乡独有的温婉韵味。长者、孩童正参与写春联活动,不少村民在柜台用平时积累的文明积分兑换坚果礼盒等新春大礼包,年味浓浓。

图片

这里是吴江乡村治理和便民服务的“新场景”。“在震泽中心供销合作社、众安桥村委会以及苏州农商银行震泽支行的支持下,谢家供销合作社在众安桥村成立。我们通过谢家供销合作社与众安桥村签订购销协议,推出‘农产品+积分’服务,以积累文明积分兑换农产品的形式助力乡村治理,积分的评价标准涵盖遵纪守法、村规民约、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震泽中心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吕军介绍,“除了乡村治理,这里还被打造成为集农副产品销售、金融服务、茶馆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社村合作最明显的成效,就是村民自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自从有了这个供销合作社,像我们年纪大的人再也不需要跑到街上去取钱、缴纳水电费了,很方便。”众安桥村村民李明贵介绍,“现在通过做好事、打扫卫生还能攒积分换东西,大家都特别乐意,村子也变得更整洁漂亮了。”

图片

同样,在吴江区的黎里镇,史北村以村委会为中心,打造了“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公交线路、蔬菜基地、农家乐、便捷超市、卫生服务站等多业态集聚。黎里中心供销合作社打造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农产品展示展销小馆(简称“史北村供销小馆”),也是“一刻钟便民服务圈”的有机组成部分。

灰瓦白墙、田园手绘与供销元素融合,小馆门口挂着“黎里供销门市部”的牌匾、墙面上具有年代感的彩绘以及“发展经济 保障供给”等字样传递着时代记忆,进门后却是从传统“双代店”到现代化“三农”服务体系的转变。

图片

“我们将更多的供销合作社元素融入特色田园乡村和‘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建设,通过传统供销合作社式样特色柜台,重点展示展销长三角区域、对口支援合作帮扶地方的农特产品及生活用品,做好贴心服务,让村民得到更多实惠。”黎里中心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韩振乔介绍,小馆内同步设置了“江村驿站”普惠金融服务点,作为吴江区供销合作社与苏州农商银行联合打造的全区首家供销便民商超服务点,通过搭建“村务+政务+商务+金融服务”的“四务一体”服务体系,不定期开展金融反诈知识宣讲,免费理发、看牙、配老花镜、测血压和江苏有线服务下乡等一系列党建共建公益服务,并提供240项“苏服办”政务服务,更好地“促消费、惠民生”,真正做到了让村民办事不出村、供销经营服务体系再下沉。

在谢家供销合作社和史北村供销小馆,“江村鲜供”的米面等农副产品是村民兑换的首选。“江村鲜供”是吴江区社依托社有企业苏州市江村鲜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农产品流通服务品牌,通过将“江村鲜供”专柜开设在吴江各乡镇,切实提升吴江各地居民获取优质实惠农产品的便利度,也进一步加大农产品流通力度。

图片

“谢家供销合作社和史北村供销小馆的设立是我们对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建设‘一体两业三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的积极响应,为全区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开辟了新的通道,为广大城乡居民‘焕’新供销记忆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是我们深化产销对接、帮助农民增收、服务农文旅、助力消费帮扶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社村优势融合、加强社村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吴江区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杨勇介绍,2024年已为2200多户村民提供积分兑换服务,真正实现主客共享、富民增收以及农产品销售与乡村文明建设的双赢。

为乡村治理注入更多

“温度”

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充分用好这支力量。

在吴江区的乡村,我们看到了基层社和村委会共同推进可复制的社村共治应用场景,以及在联展联销平台的建设和乡村文明治理等方面作出的积极尝试。这种尝试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以创新的模式、多元的业态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物质生活,更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土特产展销到金融服务,从积分兑换到休闲娱乐,每一项服务都精准贴合了村民的需求。在一点一滴地为群众办实事中,基层社所承载的乡村便民综合服务是对乡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升级,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温度”。

这种“温度”深深扎根于乡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也通过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模式,让乡村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保留底色,在服务中推进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