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动态

弄堂里的供销合作社:从"脏乱差"到"网红街"!

  • 时间:2025-07-15

  • 浏览:31

  •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杭州萧山党湾农贸市场南门,昔日混乱的马路市场焕然一新,16辆统一展销车组成“共富长廊”,农户徐爱文笑着告别“游击战”。

熟悉的烟火气,不变的邻里情。

图片

从“马路战场”到“共富弄堂”

曾几何时,提起党湾镇政府旁的富民路,当地居民直摇头。清晨五六点,短短一两百米的路面挤满三轮车、竹筐和争抢摊位的农户,“一声‘来了’整条街瞬间‘蒸发’,十分钟后又‘回流’”——这样的“游击战”持续多年,喇叭声、争吵声成了刺耳的日常。

农户卖的是自家吃不完的蔬菜水果,虽量小利薄,却是生计所需。城管划临时区域、驻点巡查,却难解根本问题。转机出现在2024年:浙江杭州萧山区供销合作社以义盛社为试点,联合镇中村打造“共富超市”,并拿出10万元共富基金,将农贸市场旁的闲置弄堂改造成“共富展销区”——16辆不锈钢展销车拆分成47个带顶棚的摊位,车身印着供销合作社传统的“扁担”“背篓”图案,既保留乡土情怀,又规范有序。

抽签定摊位 烟火安新家

每天中午一点半,农户们凭身份证抽取带号码的乒乓球,公平分配摊位。“以前天不亮抢位,现在抽到哪儿是哪儿!”卖了七八年菜的张官林抽到入口好位置,再不用“蹲到腿麻还提心吊胆”。风吹日晒不愁,邻里矛盾少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也更丰富了。

曾经疲于和城管“打游击”,如今农户们在棚下扎了根,秤杆子也端得更稳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也更丰富了,规则与温情在这条弄堂里紧紧握手。


图片

图片

智慧解“位”疾 配套惠民生

“买菜十分钟,找车位半小时”曾是困扰居民的烦心事。如今,五处智慧停车场正式投入运营,490个车位井然有序。同时,为响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双碳”战略目标,义盛社积极对接第三方新能源公司,合作推进充电设施配套服务,24个直流快充桩悄然上岗。更有人情味的是60分钟免费停车,让群众直呼:“这才是为民办实事!”

“供销合作社的基层社要立得住、走得远,必须立足实际、融入当地发展大局,基层治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而基层治理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民生需求点’与‘改革突破点’的结合,用供销合作社的网络优势和资源聚合优势,以系统化思维破解‘单个难题’,最终实现整体蝶变。”萧山区供销合作社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蒋海芸说。

如今,“共富超市”里平价商品琳琅满目,“共富展销车”上本地时鲜水灵诱人,传统农贸市场人声鼎沸——三点一线,串起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共富消费带”。每月一次的“廿八共富市集”更是把气氛推向高潮:本地合作社的生态甲鱼、家庭农场的奶油草莓轮番登场;磨剪刀、修雨伞、免费测血压的便民摊位前群众排起长龙。义盛社从一个充电桩、一片阴凉地等“民生小齿轮”入手,助力整个乡镇向共同富裕的大目标又迈出扎实的一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