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牧民家已灯火通明。一只只羊被装上货车,前往三段地活畜交易市场,赶每周五的“活羊大集”,开启通往天南海北的流动之旅。
三段地活畜交易市场地处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交界,是内蒙古西部、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区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最具活力的活羊交易市场,近年来,在内蒙古自治区供销合作社下属企业与鄂托克前旗供销合作共同成立的鄂托克前旗牧沃源供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下,正壮大成长为一个年交易额超11亿、带动千户增收的产业枢纽,在全国的活羊交易市场享有很高知名度,堪称中国活羊市场价格的“风向标”。 万羊奔腾:三省交界的“活羊超市” 早上六点半,各式卡车满载羊群鱼贯而入,叫卖声、车鸣声、羊叫声交织,“冷静”的市场瞬间鲜活起来。 “最近赶上文化旅游节、那达慕大会,生意好,得赶早占位卖好价!”牧民哈斯米塔拉充满期待。“过去卖羊路远客少,是‘买方市场’。现在客商云集,我们能等好价钱了。”上海庙镇牧民布音德力格尔道出变化。 宁夏客商母海买穿梭其间,快速标记看中的羊:“这里羊好、量多、种类全,能‘一站式’采购,资金和货源周转都高效!” 截至今年6月,鄂托克前旗羊存栏超218万只。市场拥有734个羊交易圈、76个牛交易圈及150个托管圈,依托独特区位,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活羊汇聚流通。 平台资源聚合:流通加速,产业升级 面对占地193亩、高峰时2万只羊的市场,如何快速精准交易?近3000人的专业经纪人队伍是关键。市场经理哈纳格尔说:“他们多是本地人,懂行情、知货源,是连接客商与牧民的信息枢纽。” 市场还吸引了内蒙古太乙牧业等企业入驻。“我们发展托管服务,解决农牧民当天卖不完的难题,同时引进西门塔尔牛改良本地品种,让良种流动起来。”内蒙古太乙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石磊指着装卸牛台说。 如今,市场已整合检疫、消毒、托管、金融结算、监控、便民服务等多元功能,构建起现代化流通平台。2024年交易额达11.46亿元,经纪人群体年创效益1.5亿元、利润超8000万元,更带动周边千余个餐饮、住宿等岗位,户均年增收1.2万元。 市场基石:诚信定盘星 十点后,交易成功的农牧民陆续离场,市场管理人员迎来忙碌时刻。“羊跑错圈速认领!”“收定金反悔进黑名单!”“帮你联系买家!”……在市场工作二十多年的高文成告诉记者:“我们力争问题不出市场,保障流通顺畅。”他指向2区3号棚圈:牧民毕力格正与外地客商将手伸进衣袖“捏码码”——传统议价方式既保密,又能做到“买卖不成仁义在”。 “仁义诚信,是市场的约定俗成,也是擦亮供销合作社金字招牌的根本。”高文成强调,“价格透明、童叟无欺,才能让更多农牧民愿意来、有赚头。” 赋能振兴,打造流通关键节点。鄂托克前旗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张海钢表示,这一模式是旗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面向未来,将持续优化服务链条,做强交易枢纽。 立足三省交会处,鄂托克前旗正致力将三段地市场打造成服务国家农畜产品稳产保供、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节点。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构建现代化流通体系、筑牢诚信基石,激活产业动能,破解牧民增收瓶颈,为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贡献“鄂前旗方案”。
责任编辑: 周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