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服务

泸州市古蔺县供销社:盘活撂荒地和秋收闲置土地,“守好百姓‘菜篮子’提稳城乡‘钱袋子’”

  • 时间:2025-10-15

  • 浏览:119

  • 来源:泸州市古蔺县供销社

  • 作者:赵伟红、王亚 记者 尚梅柱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保障粮食安全、盘活农村撂荒地资源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农村土地闲置问题,泸州市古蔺县供销社立足服务“三农”职能,创新土地流转模式,通过发展蔬菜种植盘活撂荒地及秋后闲置土地,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振兴的多赢局面。

针对农村劳动力外流导致的土地撂荒及秋收后季节性闲置问题,县供销社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乡镇摸排土地底数,建立撂荒地信息台账,明确地块位置、面积和土壤条件,科学确定适种蔬菜品种。同时,发展“供销社+村集体+种植户+企业”合作经营模式,由供销社提供种子与技术指导,村集体协调土地流转,种植户负责日常管护,社属企业统一收购销售,形成“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闭环管理,有效降低种植成本与市场风险。

在种植品类的选择上,县供销社结合当地气候与市场需求,重点培育青菜头、萝卜、白菜、莲花白等易种植、销路稳的家常蔬菜,确保“菜篮子”供应稳定、百姓“钱袋子”收入可观。此外,与电商企业合作建设古蔺县农业产业数字化平台,围绕青菜头等单品开展订单化生产种植,通过信息化技术,推动产业资源、涉农主体、服务企业、产业订单等上平台,促进农业产业数字化升级和融合发展。

1760519291137044178.png

 1760519291385057591.png

截至目前,县供销社已在龙山、石屏、观文、茅溪等乡镇盘活撂荒地和秋后闲置土地一万余亩,建成3000余亩青菜头和7000亩本地蔬菜种植基地。蔬菜成熟后由县供销社下属企业统一收购,直供学校校园餐及县域周边农贸市场。稳定的销售渠道增强了农户参与信心,不少种植大户表示:“有了政策引领,我们可以放心种植。”项目实施后,不仅有效盘活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农户收入,也增强了本地蔬菜的市场供应能力,减少了土地撂荒带来的土壤退化问题,实现了民生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提升”。

下一步,古蔺县供销社将持续推进撂荒地治理,加快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缓解外地蔬菜对本地市场的冲击,稳定蔬菜价格,并以古蔺县农业产业数字化平台为支撑,拓展更多农产品品类,推动产业发展订单化、服务平台化、管理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