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要情

省供销社副主任杨武秀赴达州开展综合改革督查调研

  • 时间:2016-06-21

  • 浏览:1275

  • 来源:

  • 作者:达州市供销社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6月16—17日,四川省供销社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武秀赴达州市调研,深入大竹、开江、达川区等供销社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专业合作社、社有企业,就中发〔2015〕11号文件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督查调研。

  在大竹,大竹县委常委、副县长林建祥陪同调研并与杨武秀一行就做好大竹供销社工作和综合改革工作进行了交流。杨武秀对大竹县供销社近年来在基层组织建设、资产改造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她表示,大竹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供销社工作,前几年实施的人才兴社、项目兴社、资产强社等改革成效明显,系统职工精神状态好,工作积极性高,发展潜力巨大,增强了供销社人的自信。林建祥表示,大竹县将按照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要求,加快推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促使供销合作社在“三农”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开江,杨武秀一行先后来到开江县土地托管项目、祥和农业公司、“幸福家园”电子商务营运中心、花果山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讲治供销社等考察。 在祥和农业专合社,她与公司负责人进行了认真交流,详细了解了公司的业务范围、效果、存在的问题等。该公司系开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当地天成农机专业队共同成立,目前已开展秧苗插播、统防统治、代收代储等多项业务。杨武秀对开江县供销合作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做法表示肯定。她谈到,开江县地势平坦,托管服务很有潜力,要继续加大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多种模式,安岳的“粮食银行”模式值得学习,就是农民将粮食存进“粮食银行”,“粮食银行”将集中的粮食进行深加工,提高粮食附加值,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开江县讲治供销社,杨武秀详细了解了该基层社经营内容、服务手段及全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情况。得知讲治供销社经过改革实践,从原来的基础薄弱,到现有经营服务网点36个,并领办专业合作社、乡级日用品综合超市,业务范围覆盖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多方面时,杨武秀认为,讲治供销社的做法符合新型基层社建社要求,为空白县基层社恢复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值得在全省推行。开江县委书记罗健表示,将进一步支持供销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在“三农”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达川区,县委常委李晓华陪同调研。达川区系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县,双庙的农村电商双代店与供销e家、京东、天猫、苏宁等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将当地特色农产品、农副产品网上代销;与邮政、移动、铁路、电力、银行等便民服务进行链接,为山区群众提供最后一公里服务。搭建起“工业品下乡的网购高铁”和“农产品进城的网销高铁”。当杨武秀一行在现场看到网上购物、服务时,十分高兴。她认为,供销社将传统的实体网络优势与现代营销方式结合起来,将赋予新的生命力。

  17日下午,杨武秀听取了全市供销合作社工作汇报。她表示,达州之行让她看到了新时期供销社的希望和发展前景,达州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省委贯彻中发〔2015〕11号文件实施意见即将出台,供销合作社迎来了一个重大机遇期。供销合作社系统干部职工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狠抓落地,加快推进综合改革。她希望,达州市供销合作社要发扬和传承好“背篓精神”、“扁担精神”,在基层组织恢复建设上,要抓住“合作经济属性、以农民为主体”两大原则构建,提高基层社覆盖率;在为农服务体系建设上,要把农资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土地托管、社会化服务体系、社区综合服务结合起来;在供销社自身体制机制建设上,要按现代企业发展要求,做到“社企分开、政事分开”,探索创建联合社、基层社的“三会”;在社有企业发展上,要重点体现联合合作理念。浙江供销社推行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建设,值得我们发展农合联学习借鉴。

  省供销社社务指导处处长刘蓉、信息统计处调研员庞吉凤,达州市社主任王华平、副主任李传平及办公室、社务指导科负责人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