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关于加强全省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意见

  • 时间:2012-11-15

  • 浏览:1715

  • 来源:社务指导处

  • 作者:社务指导处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川供发〔201236  

  

  

关于加强全省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意见  

  

各市州供销社、省直属各公司、学校: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进一步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意见》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我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文化建设,促进供销合作事业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 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  

供销合作社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积极探索推进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创造了艰苦奋斗、勤俭办社、心系群众、诚实守信的“扁担精神”、“背篓精神”,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和不断创新、永不言止的进取精神,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还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文化服务功能薄弱、供销合作社社会认知度不高等问题,制约了供销合作社作用的发挥。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是新时期供销合作社全面履行为农服务宗旨的客观要求;是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培育具有“为农、诚信、创业、合作”合作社精神企业和职工队伍的重要保障。在新的起点上,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必须进一步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做出新贡献。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以推动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弘扬“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大力加强供销合作社精神文化建设、行业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建设和队伍文化建设,积极参与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总体目标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供销合作社文化体系逐步建立,“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全面弘扬,具有供销合作社行业特点的文化不断拓展,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形象显著提升,政治坚定、业务熟练、作风优良、团结协作的供销合作社队伍加快形成,农民、社员、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合作社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二、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职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引导广大供销合作社干部职工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韧克难、永不言止的良好精神状态。坚持合作社互助、合作、民主、平等的理念,秉持合作社诚实友善、社会责任、关爱他人的道德价值观,不断弘扬“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加强诚信建设,大力推进社务诚信、个人诚信。做好系统企事业单位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形成弘扬先进,学习先进,比学赶超的局面。  

(二)加强行业文化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积极探索实践,切实推进行供销合作社行业文化建设。社有企业要培育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强化为农服务宗旨,突出供销合作社行业特征,推进理念、制度、机制创新,加快品牌培育,不断提升竞争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发展中国特色的合作社文化,坚持合作社原则,宣传、弘扬合作社理念,培养农民社员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民主意识,促进农村民主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要建设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推进经济服务与文化服务相结合,经营性文化服务与公益性文化服务相结合,提供文娱、信息、科技等综合文化服务。行业协会要打造有影响力的行业文化,加强行业自律,推行规范标准,提供诚信优质服务,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话语权。学校事业单位要大力培养供销合作社人才,加强文化理论研究,成为文化传播与创新的主阵地。联社机关要塑造热诚服务、引领行业的机关文化,深入开展以“坚持主题主线,竭诚服务‘三农’,建设社员之家”为主体的创先争优活动,牢固树立为成员社服务,为所属单位服务,为基层社和农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指导与服务水平。要深化行业作风建设,树立合法经营、热忱服务、和谐奋进的行业之风。要以文明单位、文明岗位、青年文明号等为载体,加强供销合作社文明窗口建设。  

(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  

利用供销合作社遍布乡村的网点、设施优势,在为农民提供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再生资源收购等经营性服务的同时,搭建文化服务平台,积极提供文化服务。参与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同相关地区、部门的协作,联合建设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院,为远程教育、电影放映、文娱演出等提供场所,为文化下乡进村提供载体和渠道。积极参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等活动,为农民社员提供内容健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传播科学知识,抵制封建迷信,倡导移风易俗,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大力开拓农村文化产品市场,发展文化产品连锁经营,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要积极恢复图书等传统经营业务,为农民社员和青少年提供适销对路、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提高文化消费水平。  

(四)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与省委、省政府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各级党委政府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中的新成就、新经验,不断提升供销合作社的社会形象。进一步争取主流媒体加大对供销合作社的宣传,扩大供销合作社的影响。加强社务信息工作,提升社务信息工作水平,为领导科学决策和系统改革发展服务。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社风行风建设。大力推广“中国供销合作社”标识,提升供销合作社形象。加强供销合作社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大对系统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加强对历史资料的保护、收集、整理。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供销合作社文化的影响力。  

(五)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加强供销合作社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党的作风和纪律教育,健全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制度,加大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监督的力度,加大腐败案件查处力度,提高执纪执法水平。  

(六)加强文化产业建设  

积极推进供销合作社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创新体制机制,突出公益性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同进步。鼓励有条件的社有企业积极介入文化产业,加大系统文化资源整合力度。继续办好“西南商报”和省、市、县三级供销合作社网站,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推动文化产业与系统内物流、房地产业、酒店旅游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延伸文化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七)加强队伍文化建设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入开展形势教育、国情教育、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增强推进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文化建设纳入干部职工培训计划和系统各级培训学校教学体系。省商贸学校、省贸易学校、绵阳职业技术学院要开设合作社文化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加强文化理论和文化问题研究,提高广大职工的文化素养,使广大干部成为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三、加强对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促进供销合作社队伍建设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领导。要遵循合作社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加强重大问题及理论体系的研究,始终把握正确方向。不断总结推广新鲜经验,引导和促进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有序健康发展。要把文化建设纳入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联合社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二)健全工作机制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把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形成协调一致的工作局面。要探索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注重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的实效,防止形式主义,确保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三)加大支持力度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加大对文化建设软硬件的投入,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要争取财政支持,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加强沟通协调,争取有关部门文化建设资金支持。要根据文化建设规划,在系统经营服务网点、设施中划列文化服务、展示、宣传的区域。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资助项目、赞助活动、开办实体、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  

  

  

  

二○一二年十月二十九  

<!--EndFragment-->